第三部五下(2 / 2)

全鄉該修的路修完了,樹也基本全栽上,至於效果怎樣並不重要,主要通過這件事,鄉長要看看自己在全鄉這些土地姥心目中的威望達到什麼程度。在這期間曹向東並沒積極主動響應,而是讓一個老娘們最後搪塞自己,他感到不能小覷這小子,萬一這小子在秋後選舉時,帶頭把票投給了別人,就有可能影響甚至牽動到其他選舉人的意願,那樣的結果可不是他希望的意願。俗話說強龍不踩地頭蛇,他想了想,拿起桌上的電話撥了一個號,電話馬上撥通了。接電話的人雖然不是曹向東,但曹向東還是按他約定的時間來到他的辦公室。他站起身熱情相迎,拿煙倒水。曹向東也客氣,見鄉長坐下之後才坐,盡管得到於新的轉告猜想過這次約見會是什麼事,並想了幾種可能及應對之策,但見鄉長的態度,他的臉上仍帶有茫然之色。

鄉長帶有歉意地說:‘讓你村返修了路麵,你不會介意吧?’

曹向東說:‘哪來的話!你還不是想把工作幹好。’說完,他借彈煙灰之故向後靠了靠身體,並大氣地笑了笑,似乎心中從來就沒有過什麼糾結。

‘這倒是實話。我新來到此還不是想幹出點摸得著看得見的成績,好向全鄉百姓有個交待。這樣也可能讓一些人有意見。’

‘這話還沒聽說。但是幹工作嗎,也是難免的。’

‘你這樣想就好啦!所以請你來有事相商,’

‘相商不敢。鄉長,有話你直說。’

‘我想讓村幹部到你那兒參觀學習一下,你給作個經驗介紹,怎樣幫助村民們提高了思想認識,積極籌措資金把學校建設成現在這樣,從而促動一下我們鄉的村幹部在今後一段時間內有個工作目標,也就補足了長期以來我鄉對教育投入不足的短鈑,使我鄉的教育事業得到一個質的飛躍,甚至達到全縣的前列。’

曹向東聽了毛骨悚然,不能認為鄉長說得冠冕堂皇就此是為了達到借機斂才的目的。因為他蓋學校時有多少鄉幹部明裏暗裏想借機插手,最後還不是老秘書高調宣布:村裏的事主要還是村裏作主,鄉裏不便過多提要求,從而使一些心懷鬼胎的人閉了嘴。他心裏略算了一下,如果全鄉小學都按自己村的標準建成校舍,那將是一筆多大的資金,老百姓要背負多大的壓力,因為並不是所有的村屯都具備自己村那樣的實力;那麼,他的示範作用首先引領的將是自己的罵名,想當初生產隊時自己看似紅紅火火,有無限的榮光縈繞頭上,然而分隊後被社員們厭惡地丟棄的那種感覺至今還如芒刺在背。他鎮定一下說:

‘鄉長,我們蓋學校十裏八村不少人也知道,如果組織到一起來看一下也行,但我就別說啥了。當時為了不耽誤孩子們上課,大夥兒咬著牙拿出錢來也不易,我不過給張羅一下。’

‘張羅總要有人走在前頭吧!你講個過程供大家參考一下嗎。’

‘過程有啥好說的,總不能說學校要倒不得不蓋,讓大家回去把學校拆了吧!’

曹向東化繁就簡的回答,讓鄉長無奈地一笑;明明是領會到了談話的意思,就是不往深裏說,他領略了曹向東的厲害。他說:

‘你總該盡點地主之誼吧。例如咱家裏來了客人,當主人的不能讓客人幹坐著吧?總要說點啥!’

‘那當然。起碼倒水遞煙招待一下。’

‘什麼?未免太簡單點了吧!’

‘這我都犯愁,十幾個村的村幹部,幾十號人,我那麼小的地方。’

‘你就不怕以後和其他村幹部見麵,罵你摳門兒!’

說完,鄉長的臉扭向窗外。沉默片刻,曹向東說:

‘要不這樣吧,鄉長,你給定個調,我們考慮一下。’

‘好吧。我再想想。’

幾天後的星期天,一間煙霧燎繞的教室裏坐滿了村幹部,以座談會的形式,於新首先談了老舊學校的光榮曆史,也暢談了新學校之後全體師生的喜悅之情。二玲子招待客人,見沒人給於新的經驗總結鼓掌,心想:別看平日裏上班下班風風光光,到了關鍵時刻還不如自己上得了台麵。幾個村幹部做了表態性發言後,鄉長做了總結講話,理論創新地從教育的重要性,談到最後號召村幹部們要繼往開來,把全鄉的教育風貌開創出新局麵。

曹向東沒有參加座談會,他和辛中良往鄉食堂送了兩隻羊,又抬了幾箱啤酒。全鄉村幹部如此聚齊,有機會由他們做東招待應該感到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