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主任打開辦公室的門,從一紙箱裏拿出兩瓶音河白酒,當遞給尤梅時,他發現尤梅留戀的目光看見了酒箱旁邊的洗衣粉和肥皂,他問:‘你沒買著洗衣粉和肥皂?’尤梅老實回答:“前邊已經賣沒了。’‘有人多買了,也是沒辦法的事。你要買,在這兒交錢吧。’尤梅想了想,買就買吧,洗衣服也可省下水堿了。她出了辦公室回門市去找小弟,一邊走一邊翻看手中的一袋鬆花江洗衣粉和一塊龍江肥皂,想起在門市貨櫃上看見的香皂,包裝紙上印著一個小女孩,美滋滋地看著臂彎裏的花藍。一一再給奶奶買塊香皂吧。
老會計夾著幾張紅紙,找於新來了。往年他都在家寫春聯,今年曹隊長讓寫點“新辭”,在他的記憶裏“六畜興旺”‘五穀豐登”是年年寫,什麼是‘新詞’呢?想必於老師該有好辭吧。於新唱唱畫畫在行,要說作對聯:難!但她想起學校哪位老師有本‘春聯集錦’,就跑到辦公室找了回來。她坐在炕上翻著書,讀給老會計聽,挑選中意的。老會計趴在書桌上,一邊寫著‘金雞滿架’“井泉大吉’,一邊答應著:你看哪個好,就中!小弟悄沒聲地進屋,他倆誰也沒發現。小弟小心翼翼地摘下書包,放到於新身邊,於新驚喜地道:
‘哎呦,好孩子!你啥時進來的?’
‘奶奶讓我送給你。’
於新解開書包,裏麵墊層釘本用的白紙裝著大米。她一下蓋上書包,並迅速掛在小弟的脖子上,急促地說:
‘快拿回去,老師家有!跟奶奶說,老師過年能領到大米。’
於新下了地,向外推著小弟,隨後一把又拉了回來;她捧了一捧糖,放到書包裏,並隨手剝下一塊糖紙,把糖塞到小弟嘴裏。她哄走小弟,望著他的背影,眼淚汪汪。她回到屋裏,老會計見狀,一聲感歎;想起為他送酒和罐頭的二弟,他說:
‘人家的孩子咋都有模有樣啊!你看我家那些驢。’
於新揉揉眼睛,看著寫好的春聯,她說:
‘忘給這孩子帶回兩付了。”
老會計搖頭說:“他家不能貼。”
他們還能說啥呢!!
油香肉香,醬香醋香,鮑老太太盡量為孫子們做頓好吃的。天漸黑了,外麵的鞭炮聲稀落下來。小弟倒是不急於放鞭炮,原打算就是半夜吃餃子時放的,可是有件事心裏再也裝不住了。他拉一下奶奶的衣襟問:“咱家沒有對聯嗎?”
鮑老太太忙著手裏的活計,淡淡地說:
‘好孫子,咱家三年不貼對聯。’
不貼對聯是不也不放鞭炮呢?小弟不由地聯想到標誌過年的兩件事,他說:
‘奶,我,還買了一掛鞭呢!”
‘啥?你啥時買的鞭啊!’尤梅吃驚地問。
“好了,留燒紙時放吧。”鮑老太太忙安慰孫子孫女道。
紙早裁好了,並且用二弟做的紙印子,在燒紙上打了‘銅錢’,寫上陰曹王府的地址及人的姓名;一個人的墳在老家,一個人的骨灰還沒安葬,隻能在自家的院裏燒了。紙錢點著了,二弟跪在火前,臉上映著兩行淚光。小弟從火前站起身,回屋拿來藏著的鞭炮,在紙火上點燃,瞬間沒了“劈啪’聲,他一轉身抱住奶奶,哭出了聲。尤梅拉過小弟,叫了一聲‘爸一一”鮑老太太一手拉著小孫子,一手慘著孫女,勸道:‘別哭了,好孫子,都別哭了。你爸享福了!隻是你媽又受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