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三,徐北遊和蕭知南在闊別帝都將近半月的時間後,終於重返帝都。
這一次回來,氣象完全不同,整個朝廷上下都洋溢著一種喜慶氣氛,一掃先前的壓抑沉悶,竟是有了幾分奮發向上的意味。
畢竟東北的消息已經早早傳了回來,東北三州一都之地的叛亂已經平息,東北右軍左都督查擎倒戈一擊,反王牧棠之授首,東北大局已定,而江南那邊的局勢,在幾路援軍陸續馳援兩襄之後,魏國大軍久攻不下,不得不息兵罷戰,也算是大體穩定下來,再加上西北的林寒遲遲未曾攻入陝州,隻是占據了西涼的大半,如今的天下大勢,不敢說高枕無憂,但終歸不像以前那段時日,仿佛整個朝廷都已經風雨飄搖。
這一日,在帝都正陽門外,百官出迎,列起了龐大的恭迎隊列,人人公服,威嚴氣派,再加上兩旁駐軍和聞聲而來的百姓,可謂是旌旗獵獵,人頭攢攢。
有病在身的韓瑄站在官員隊列的正中,身著一品公服,威嚴肅穆,卻又難掩老態,謝蘇卿站在他的身旁,半是攙扶於他,兩人兩邊是六部九卿和各大衙門的官員,以及大都督府的將領。
因為幾位都督並不在京的緣故,再加上上任大都督魏禁新喪不久,新任大都督趙無極又遠在東北,此時的文武官員並不算是涇渭分明。
忽然,驛路上傳來了震動有序的轟然踩踏之聲,由遠及近,由小及大,不多時後,驛路盡頭隱隱出現了一支蜿蜒若長龍般的騎隊。
前軍八百鐵騎,人人皆持鐵槍,披玄甲,舉黑色龍旗。中軍八百騎,仍舊是身著玄甲,不過人人身披黑色滾白邊大氅,盔帽上飾有長長瓔珞,持盾扶弓。後軍八百騎,與前軍無異,隻是並未持矛,而是馬側掛斬馬長刀。
在騎隊正中的中軍位置,是一輛六匹駿馬拖動的巨大馬車,宛若一座宮殿,頂為雲蓋,梨木為壁,金箔貼花,最上方處鑲嵌有一顆人頭大小的火紅寶石,四角雕有金鳳,鳳喙中銜有宮鈴,行進之間叮當作響。
所有的目光都望了過去。
“來了。”謝蘇卿在韓瑄耳邊輕呼了一聲。
韓瑄挺直了腰杆,也輕輕掙脫開謝蘇卿的攙扶,沉聲吩咐道:“鳴炮,奏樂。”
立刻有司禮監宦官用尖細嗓音大聲傳令:“鳴炮!奏樂!”
司禮宦官一個一個如臨大敵,依次扯開嗓門大喊:“鳴炮!奏樂!”
一聲接著一聲,連綿不絕。
上百杆列成兩排的銃炮按照先後時序,噴出了一團團連續的火光,緊接著又有神威大將軍炮轟鳴作響,雖然未曾填充火雷子,但仍舊是聲震天地。
數十麵大鼓同時擂動,長號嗚咽齊鳴,嗩呐笙笛奏響。
騎隊越發接近,馬蹄聲也越發清晰,沉重的馬蹄聲交織在一起,如同滾滾不休的雷霆之聲。
騎隊近了,除了百官陣列外,聞訊之後自發前來的百姓們驟然發出了一陣陣由衷的歡呼聲。
在距離城門不遠處,整支騎隊緩緩停下,被重重鐵騎如眾星拱月一般護衛著的馬車也隨之停下,韓瑄和謝蘇卿領著一應官員迎了上去。
韓瑄率先拱手作揖道:“萬世之功!恭迎長公主殿下還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