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大廈將傾無可挽(1 / 2)

閔淳今日按照慣例前往大都督府點卯,然後再過些時日,他便要返回蜀州前軍,這比他原本既定的日子要早了許多,畢竟如今不比往常的太平時日,江南和西北戰事一起,孫少堂的蜀軍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要出蜀馳援其他兩地的友軍,他這個蜀州前軍的將領,也不好再躲在帝都,以免被人扣上一個“怯戰畏敵”的罪名。再者說了,江河日下的閔家想要靠他翻身,他必須要撈取實打實的軍功,就算沒有其他的原因,就算他此時並無蜀州前軍的差事,他也要去大都督那邊“跪求”一個官身去沙場殺敵。

功勳從來都在馬上得,封妻蔭子在此一舉。

至於大齊會不會輸?會不會亡?閔淳從來都沒想過,他從不覺得巍巍大齊會輸,更不會覺得大齊會因此而亡國,哪怕如今的新君遠不如當年先帝,可還有滿朝文武,有韓閣老和大都督,大齊朝的天,塌不下來。

時至今日,閔淳仍舊以為江南是重中之重,隻要江南不失,那麼天下就萬無一失。如今大齊看似是危機四伏,其實不然,西北有草原大軍來勢洶洶,可西北也有中都和西北左軍,中都是乃百戰之地,經過曆朝曆代改建擴建,論起繁華,可能無法與帝都和江都相比,但若是論起易守難攻,說它是天下第一雄城也不為過,隻要西北軍能堅守中都,草原大軍注定難以做到傾力南下,因為隻要中都一日不曾陷落,就一日是草原大軍的眼中釘喉中刺,若是草原大軍繞過中都南下,就算他們僥幸一路攻至帝都城下,也勢必成為一支孤軍,很容易被中都城中的西北大軍截斷退路,有來無回。

至於東北,先不說北地一線的山海城,退一步來說,假設東北大軍不惜傷筋動骨攻陷了山海城,能夠攻入直隸州境內,那也不算什麼,因為接下來他們就要麵對固若金湯的帝都城,正所謂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一旦東北大軍兵臨帝都城下,各地勤王之師必然會應聲而動,如今距離逐鹿十年還不到一甲子的時間,天下軍伍仍舊保持著相當不俗的戰力,有強弱之分,卻沒有軟柿子之說,無論是草原騎軍還是東北大軍,都不可能有“滿萬不可敵”之說,所以東北大軍一旦陷入到此等境地,就隻有退兵一途。

不過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朝廷不能自亂陣腳,這裏不僅僅是指皇帝陛下和廟堂諸公如何,更多還是在於錢糧二字,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任憑帝王將相,神仙佛陀,也不能憑空變出百萬人所用錢糧,因為天下賦稅足有三分之二出自江南,所以江南萬萬不能亂,也正因為如此,魏王蕭瑾才會選擇進逼江州,而非距離帝都更近的齊州。

隻要能夠保住江南,不妨再退一步,沒能守住中都,也沒能守住帝都,那又如何?大不了整個江北都讓給你們,衣冠南渡,以大江為一線,劃江而治。

雖說位居江南是偏安,當年大楚就是如此,但是以江南之富庶,未必沒有一戰之力,以江南後軍和蜀州前軍為核心班底,再次籠絡起百萬大軍絕非虛言。別忘了,當年大鄭的太祖皇帝正是在江都發家,一路北伐,驅逐後建,這才有了大鄭的二百餘年家天下。

平心而論,大鄭驅除韃虜,光複中原,得國之正,遠甚於大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