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大江畔大報恩寺(1 / 2)

一直到五更時分,兩人才暫時告一段落,張無病仍舊是雲淡風輕,可徐北遊可就是氣喘籲籲,體內氣機幾乎枯竭。

徐北遊將莫名劍收回背後劍匣,坐在篝火前麵,輕輕彈指,篝火驟然一暗,原本大約有兩尺高的火苗隻剩下點點火星。

徐北遊問道:“張病虎,你覺得怎麼樣?”

張無病負手站在一旁,道:“難怪公孫仲謀會看中你,你的悟性確實不錯,這一夜的功夫沒有白費,算是摸著指玄功的門檻了,我待會兒給你默寫一份指玄功的口訣,日後你依照著堅持修煉便是。”

徐北遊拱手道:“謝了。”

張無病一揮手,原本已經熄滅的篝火再次生起,道:“道門內根據修道方向方法不同,劃分為五大派係,分別是積善派、丹鼎派、符篆派、占驗派和經典派,當今掌教真人秋葉以及他的師父、師祖,都是出自積善派,連出三代掌教,上代掌教真人更是已經得道飛升,所以積善派的人數雖然不多,但卻是道門內當之無愧的第一大派。接下來就是丹鼎派,也就是你所走的這個路子,最近百年來出過一位飛升登仙的天塵大真人,所以位居第二。經典派已經好些年沒出過出彩人物,人數又少,位居第四,占驗派的魁首是大真人青塵,自從青塵叛教之後,占驗派受到牽連,損失慘重,位居第五。”

徐北遊問道:“那位居第三的符篆派呢?”

張無病道:“符篆派人數最多,卻是一盤散沙,沒有一個領頭人物,而且高手也不算多,所以就處在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派內眾人或是聽命於積善派,或是依附於丹鼎派,這門指玄功雖然出自呂祖的丹道,但卻是符篆派的一位祖師所創,講究兩指方寸間即靈符,我記得劍宗也有一門劍符之術,你大可將兩者結合在一起,應該是妙用無窮。”

徐北遊不斷屈指虛彈,搖頭道:“我從沒聽過師父提起過什麼劍符之術。”

張無病不以為意道:“劍宗絕學雖然比不得道門那般浩如繁海,但也不是一個人就能學盡的,既然你師父沒提起過,那麼你就去問你師娘。”

徐北遊點了點頭。

張無病輕聲說道:“再提醒你一點,你那個師娘雖然境界不如你師父,可會的壓箱底本領就未必比你師父少了,到時候你厚著臉皮求她一求,說不定她就傾囊相授了。”

徐北遊平靜道:“順其自然就好。”

張無病繼續撥弄著篝火,倒不是要靠篝火取暖,更不是要烤點什麼,畢竟到了他這個境界,什麼寒暑不侵和餐風飲露,都隻是尋常,純粹是早年行軍打仗時留下的舊習,若是野外過夜不生火就好像少了點什麼。

徐北遊看了眼天際逐漸湧現出的魚肚白,問道:”接下來我們要去哪裏?”

張無病平淡道:“去江左的大報恩寺。”

“大報恩寺?”徐北遊詫異。

大報恩寺,曆史最為悠久的佛門寺廟之一,前身為建初寺,為江南塔寺之始,與天界寺和靈穀寺並稱為江都三大寺。大鄭初年時,由鄭太宗下旨完全按照皇宮帝王之規格重建,以此感念先帝。

重建之後的大報恩寺堪稱是金碧輝煌,燈火通明,其中有一尊琉璃寶塔,高近百丈,通體用琉璃建成,乃是天底下最高的建築,被稱作天下第一塔。

“對,就是大報恩寺。”張無病緩緩說道:“江南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句詩道出了佛門曾經在江南的興盛一時,在四百八十寺中最為重要的便是大報恩寺。這大報恩寺中有南藏佛經六千餘卷,更有傳聞說,在大報恩寺中有一座七寶王塔,塔中存有佛頂真骨。故而此地各派僧人雲集,乃是一等一的佛門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