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建築工程中鋼結構的施工技術(1 / 2)

建築工程中鋼結構的施工技術

工程建設

作者:侯曉山

【摘要】在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建築行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鋼結構憑著特有的優越性,在建築行業的發展過程中受到了非常大的重視和使用。固本文針對建築工程中鋼結構的施工技術展開討論。

【關鍵詞】建築工程 鋼結構 施工技術

某市的一個商業大樓兩長是55米,寬是23.4米,上下共有8層。鋼框架結構作為這個工程的結構形式,筏板式基礎結構。外包式的柱腳主要的功能就是有效地將鋼柱底部和基礎銜接在一起。鋼柱的截麵是H 500×500,腹板的厚度是16毫米,邊緣的厚度是25毫米,全部使用場外加工模式。而鋼梁使用的是H型鋼。在梁柱節點上使用的是M30高10.9級強螺栓進行銜接的。地腳螺栓是M30,螺母以及墊圈全部是Q235鋼。樓板是水平結構的,那麼應該將壓型鋼板作為其主要的結構,用栓釘將鋼梁和壓型鋼板銜接在一起,為了防止鋼結構出現生鏽或者是氧化的情形,應該在其外層塗一次漆。為了避免出現火災,應該在鋼結構的表麵塗上一層防火的塗料。在建築的內牆上使用的是混凝土加氣砌塊,外牆使用的是橫板圍護。

一、施工流程

(一)設計鋼結構的節點

首先使用製圖軟件對鋼結構中的節點的不同特征,按照平麵、剖麵、立麵進行製圖放樣,繪圖的大小和鋼結構節點保持一致。然後使用鋼結構計算軟件對鋼結構中的各個構建可以承受的壓力大小進行計算。對於複雜的構建和複雜的節點可以使用CAD圖形設計軟件來對其進行放大,為了便於對圖片進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創建鋼結構節點庫。

(二)鋼結構構件的製作

通常把每一節鋼柱分成3段,且所有的鋼結構構件在場外進行製作。要對加工過程中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控製。同時在製作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圖紙進行加工,加工完成後,,根據規定標準對工程進行驗收。

(三)安裝鋼結構

在對鋼結構進行安裝前,首先要安排專業檢測人員對所有構件的質量進行詳細的檢查。對於出現形變的鋼構件要對其進行糾正或者調換;安裝時,使用地腳螺檢的安裝工藝,首先在鋼套板上使用螺母對地腳螺進行固定,然後把腳螺栓和固定筋牢固的焊接起來,然後使用混凝土對其進行澆築,安裝完成後,對鋼柱底板進行檢查,對於出現縫隙的部位再次使用混凝土進行澆築,一般使用C40細混凝土為材料。

(四)詳細的安裝過程和校正方法

(1)安裝順序。在進行安裝時,要根據製作的吊裝圖進行安裝。具體的吊裝分區順序為:首先對整體框架梁柱結構和樓板結構進行安裝,從中心向周圍擴散,柱的次序要先於梁的次序、主梁的次序要先於次梁的次序,為了保證結構的穩定程度和安全程度,每天的工作量都需要達到階段性的規定標準。

(2)安裝鋼柱。首先使用5個以上的螺母擰到預埋螺栓上,每個螺母都需要和基礎麵觸碰。從而可以更加容易的對垂直度進行調整。在吊裝鋼柱前,先使用纜風繩係在柱子的上方,既可以對垂直度進行調整,又可以從四個方向臨時固定,從而避免在雷雨天氣時發生意外事件。鋼柱安裝完成後,使用水平儀和經緯儀,對鋼柱情況進行監控。對於調整幅度不大的調整可以使用腳板下的螺母來達到這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