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動畫中的中國民俗元素運用(1 / 3)

動畫中的中國民俗元素運用

理論研究

作者:艾紅娟 丁沛

【摘要】中國民俗文化的曆史悠久,有著豐富的內涵,具有自己的特色。隨著電腦的革新、現代手段的出現新動畫的技術手段不斷改進、提高,世界動畫業的發展十分迅速,中國動畫要想在世界動畫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要結合中國的本土文化。將中國特有的民俗文化元素如人與人的交際中最基礎的鄰裏關係融入到現代的動畫創作中,會給傳統而年輕的中國動畫帶來新的活力和機遇。

【關鍵詞】中國民俗文化 鄰裏 動畫創作

一、引言

中國動畫運用了中國傳統文化,民俗文化特色,動畫形象都非常的豐富生動,也將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得到推廣、發揚。中國動畫在中國動畫從誕生至今,已經走過了80 年多年的漫長曆程。尤其在20 世紀五六十年代取得了巨大成績,並開始形成中國動畫自己民族風格。[並創作出一批膾炙人口的作品,體現各個方麵的文化,如從中國四大名著中而來的《大鬧天宮》、寓言故事的《東郭先生》等。

二、運用分析

(一)中國民俗文化中的鄰裏關係

中國民俗文化。人類在曆史中創造和積累的文化成果是證明人類文明的重要依據,也是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因素。其中民俗文化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民俗文化有著悠久的曆史,在世界文化中也占有不可忽視的位置。中國有著悠久的五千年的文化曆史,民俗文化有曆史也有著自己的文化傳承,民俗是社會最為基本的文化元素,在不斷的社會發展中被人們所保存下來,形成了不同的風格與不同結構的和有創造力的文化標誌,其實就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擁有他獨特的魅力。民俗就是一種普遍存在於社會生活中的一種古老傳統文化,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意識地產生,經由曆史積澱而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審美取向。早期的中國動畫是從神話寓言、神話故事等中取材,以民間藝術的形式民俗工藝手段為主要創作手法,這也是在中國動畫的發展中都可以見到的鄰裏關係。在這些中國傳統的民俗文化中,鄰裏關係又是這其中曆史最久,影響最廣的,也是跟隨了中國文化成長的中國特色的文化之一。人是社會的基本單元,是社會的組成部分,自然也就文化產生的主體。那麼社會的發展就必須有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那麼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必然要發生一定的關係,其中就有特色、最具代表的就是鄰裏關係,中國古代流傳至今的就有一句話來:“遠親不如近鄰”,就足以看出中國在人與人的交往中鄰裏關係是在一個很高的地位上。

隨著中國現在經濟現代化發展的進程加快,城市化的進程的飛速發展,城市不斷的擴大,商品房成為人們居住的主體,形成了一個個的新興社區。一些學者的研究則認為商品房社區是由不同職業,在不同單位就職的陌生人組成的居住生活共同體,居民的各種社會活動圈是分離的,一般是早上從居住地去公司,下班後在娛樂區參加娛樂或交際活動,深夜返回居住地,社區僅僅是居住空間,精神生活不在社區,對社區的依賴性很小,人們的生活焦點在私人的小天地,地域和鄰裏僅僅是一種外在的環境。

所以在目前的鄰裏關係在這種生活方式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被很多客觀的因素所替代,現在鄰裏關係中充斥著淡漠,有老死不相往來的發展趨勢。

那麼以這個題材為動畫創作中的主要民俗文化元素,可以切合我國當前的社會發展曆程及發展中所存在的體製及人際關係的一係列問題,可以引起共鳴觸發人們的反思,給人們一個對民俗文化的再認識。

(2)動畫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在早期動畫的基本表現是民間的一種影視形象,他主要是體現的是文化、習慣、道德和某種宗教信仰等,也體現了民俗文化的背景,也反映出了人們對審美的一種反映,依靠民間的各種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體現了民間藝術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