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第一章 開辟鴻蒙(1 / 2)

九凝山,巍峨高聳,虎踞中原,仙氣靈靈,山之陰,有大河名曰“天明”,山之陽,有座安靜的城池名曰“滏陽城”,問天下咽喉,此乃重中之重。

九凝山纏綿百裏,巍峨聳立,一氣威嚴,九峰登天,高聳入雲,俯翰凡塵萬世,號謂仙山九重,終日三峰白雲環繞,仙山真容難識。九凝山山林翰布,碧瀑掛峰,絕世仙獸,憩於山中,嬉於林間,數不勝數,其神景天色,幽險奇峻,天下聞名。

非也,更有名的卻是在這山上的千年俊派——天玄門。

天玄一脈亙古悠久,創派至今已有三千餘年,起今正邪兩道之首。傳聞開派祖師本是一位無名柴夫,雖無一世驚人,誌卻在九天之上。卻在生死這一事終不能參透。人間四十兮若清晨,那年,上山砍柴,兩袖撅起,偶然路過九凝山,一眼望去此山鍾靈天秀,聚鴻蒙靈氣,乃三界一絕好之地。便在此山,風餐苦宿,曆經萬難,修真煉道,果然,九凝山深處,在洞天密府內,偶獲無名古竹簡,上載諸般天門仙術,極深枯澀,柴夫亦是文盲之人,雖聽過諸般異事,終不能參透其中之奧秘,無奈之際,祭血問天,煞那間,古簡彩光無窮,化作九天仙子。在七七四十九天之中,傳授天書玄法,未幾,化作彩蝶,向九天飛去,永不複返。無名古簡依然在洞天秘府中,不再現世。以此,成為神跡。

相師得此奇遇,潛心修習。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一晃三十年矣,大有所成,魄出,曆經江湖風雨,萬般泣血,縱不能不能獨霸天下,亦成了一方之英。飄渺的九凝山上,開宗立派,名曰:天玄。隨即載於古卷,尊號道家之始,道始。因此,道始天尊在一方廣為流傳,後世子弟多尊為“道始天玄”。

道始天尊壽三百八十八歲,一身前隻收了三個弟子,仙遊前叮囑道:“我半生乃一介草夫,偶得古簡,修煉長生。我將我畢生苦心專研的玄妙陣法留給你們,這九凝山上乃是人間鴻蒙聚靈罕地,我天玄門占有此山,日後必以誅邪伏魔為業,修仙造福於人間,成為三界天地中一代正派!”話畢,登仙化羽。

三位弟子默淚點頭,對此深信不疑,百年之後,門派敗落,九凝山,突然戾氣繁盛,九陰衝天,山中鬼怪仙獸,紛紛化作吃人的怪獸,幾乎遭到了滅門之災。式微之間,三位弟子,苦心專研道始天玄遺留下來的玄法真妙。可九凝乃仙山何來的戾氣?為此,一直參悟不透。

話雖如此三位弟子,還是不負道始天玄重望的,參透天地造化,運天地之靈氣,掌握強橫力量,修煉法寶,並借助諸般秘寶法器之力,竟可震撼天地,有雷霆之威。瞬間三位弟子很快的鎮壓了戾氣,並合力將其封存在太虛洞府中,立下戒碑,禁製這些戾氣,故,太虛洞府成了門派禁地。後世弟子稱他們為“天玄三清”。

後來,天玄門的發展可謂狼狽至極,道是道始天玄的“天地正派”要成了“天地梟派”。

就這樣默默無聞地傳了十代。此時,天玄門一晃便是千年。

幾番波折,或是天地的戲弄,天玄門幾經慘遭滅門。

六十年後,九凝山突然地動山搖,九座不倒山峰竟震踏了一座,瞬間山洪巨發,天玄子弟死傷無數,竟是禁製的戾氣衝破封印,在山中猖狂橫行,因由而化作了七個魔王,不僅為禍人間,殺戮無數,嗜血成狂。還分別占領了七個山峰,隻剩下主峰“九重”的天玄門,幾乎可以用“苟延殘喘”來形容,不知情的人多有誤解,以為天玄門幾近遭到滅門之災,幾番血戰,若不是道始天玄留下的幾道厲害禁製陣法,隻怕天玄門已被魔滅了。

天玄門弟子怎可讓剛剛出世的天玄門毀在魔王之手,就在此時,十位天玄門天資過人的弟子,參悟道始天玄遺留下來的玄妙陣法,以及配合三清創寶的天地靈寶,盡發動了毀天滅地的古老陣法,瞬間,七個魔王竟沒掉了五個。剩下的兩個可謂是諸般厲害,不知道是十位子弟的道法不精,還是魔王太過厲害,正正四百年停留在九凝山中。因此,天玄門勵精圖治,廣招弟子,刻苦研習奧法。

不過,一直讓嗜血的惡魔留在山中,恐怕會諸多不好,一直持續了整整八百年,天玄門仍毫無起色,一是被世人誤解為養魔在山,不知情的人多有誤解,以為天玄門已墮落如斯。二是門中天資奇才的人太少,發展諸般困難,雖說勵精圖治,有心殺敵,卻終究還是有心無力,可悲可歎啊。至今想起,那實在是天玄一脈最悲摧的一段日子,黴到了家。一直到,天玄門的第十七代掌門“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