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箏公主雖然還被眾人視作孩童,撲入徐憂民懷裏大哭,其主要原因是因為自己的父皇突然大病,恐慌無主間終於尋到主心骨,但她並沒有忘記生死線懸的小太監們。
仍然惦記心裏,又見平王要動手,她忙掙脫徐憂民的手,跑到平王麵前,平整的眉頭一揚,“皇叔真的要殺他們嗎?”。
看到這個狀況,徐憂民一愕,左右一巡視,他弄不懂這乾坤殿裏還有什麼事,隻得把目光投向皇後娘娘同時躬身一鞠……
陸箏的臉變得認真而倔強,白皙的膚色又因驚嚇而通紅,平王的心尖莫名其妙的一沉,他遂放平語氣,“你父皇正在大病,你去看看他,這邊的事公主就不要管了,讓皇叔來處理好嗎?”。
一回生二回熟,平王爺越來越言語順暢,越來越覺得說話有人在意的感覺真的是很爽意,以至於一字比一字鏗鏘。
關於平王何故要殺小太監們的來龍去脈,徐憂民等人,在皇後娘娘幾句簡單的話語中便知道了個大概,盧青陽,宋光漢,馮智儒不覺都看向了他。
尤其是馮智儒,還大有準備上前說話的趨勢,不為其他的,隻因為隨筆太監隸屬長史院,殺長史院的人,他不能不過問一下。
徐憂民看著他的眼,輕輕搖搖頭,他不讓馮智儒管,自己也不管,快速地瞟一眼平王後,就把眼光從這樁小事上挪開了,挪的很幹淨,他深怕陸箏小公主知道自己已經知道事情的經過,卻束手不管,而會失望,傷心難過。
但,挪幹淨的是眼光,挪不走的卻是心思,這個心思不是在此刻,看到平王喧賓奪主之後才萌生的。
這個心思早在建國不久,皇帝陸晴川被太醫院令曹尚德秘密告知此生十有八九不能生育,平王突然毅然自行下架,退出政治舞台時,徐憂民就業已萌生。
皇帝的生育能力去九隻留一,這可是上古國一等一的絕密,但那時他不能確定,不能確定平王到底是因得到了風聲選擇的退避三舍,還是真正的不愛權勢。
直到近幾年平王頻頻秘密地接近官員,頻頻為皇帝對付陸鍔出謀劃策,並懷握了一方京畿營禁軍的節製權,徐憂民才豁然開朗。
原來平王那時節的自行下架並不是真的不戀權勢,而是大智慧的明哲保身。
原來這時節的平王爺,在眾人眼裏表麵是頭豬,暗地裏卻是頭猛虎。
可憐的陸鍔被蒙在鼓裏,一味的為上古王朝鞠躬盡瘁,最終落為皇帝的眼中釘。
但,徐憂民始終有一些事搞不明白,一,盡管平王接近官員時,是那麼的無心,不經意,可明眼人稍作留心,還是能夠發現,既然他人能夠發現,精明的皇帝自然也就沒理由察覺不到,既然他察覺到了,為何仍要任由平王,並且還對其言聽計從?
難道皇帝不知平王跟陸鍔一樣,隻要手裏有一文錢,不出半日,便可繁衍十文錢?難道皇帝不怕平王變成第二個陸鍔?
二,平王也是聰明人,即便他這些年慢慢察覺到了皇帝的隱晦,想圖謀一點什麼,但隻要皇帝的病根還在,他不可能不曉得自己變成第二個陸鍔,會有什麼下場,但他卻一如既往了,為何?
徐憂民抖動兩下稀疏的睫毛,輕歎一聲,既然冥思苦想都搞不懂聖意,眼下隻能猜測皇帝無視平王爺的複出,不對,或許不是無視,或許根本就是有意在栽培。
莫不是皇帝是真的死心了?終於明白即便是將兩位兄弟都趕盡殺絕,自己該無嗣傳承還是無嗣傳承?
如是內情確實如此,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何必非要瞞著我這個宰輔呢?雖然我這個宰輔一直跟陸鍔交好,但就目前朝廷的局勢出發,我不見得會擁護他
再者,皇室大業終究是屬於陸氏,傳位立儲完全取決於帝王的意向,宰輔監國隻是把把關,給給意見,根本起不了什麼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