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城背靠長江,而主公孫策領兵去打江夏必定從水路經過皖口港,而皖口港離皖城不過十幾裏,要是主公孫策攻打江夏是虛,圖皖城是實的話,隻要在長江上半道折回看,拿下皖口港,聯合自己這路人馬正好對皖城形成夾擊之勢。
隻是蔣正沒想到的是此時劉勳已經帶著大軍離開了皖城,此時皖城不過幾千人馬而已,由劉勳的老弟劉偕守城。要是立即攻打皖城,說不定就可以撥了皖城。蔣正紮好營寨後,立即派人到皖城四周查看一番,查看皖城守衛是否森嚴。
數日後,劉勳率領大軍進入上繚地域,上繚的陳姓宗族,自得到孫策的報信後,早就組織族人進行武裝,抵抗劉勳大軍。在劉勳進入上繚後,陳姓家族武裝陸續出戰,然而他們畢竟不是正規軍隊,並不能形成統一的抵抗,而是數百成千,零散地遊擊騷擾,充其量隻能延緩而不能阻止劉勳大軍的進程。劉勳愈發得意,想到勝利唾手可得,他忍不住在馬上大笑出聲。陳姓宗族在無法阻止劉勳大軍後,便乖乖的抽走了上繚城所有人、物,全部搬到山上,堅決不給劉勳留下一粒米。
所以當劉勳終於進抵上繚城下之時,卻發現了令人困惑的跡象。上繚城頭雖然軍旗招展,卻看不到一個守城軍士。甚至城門也是虛掩而已,當劉勳的軍士推門而入,城中的景象更令人驚愕,昔日富庶繁華的上繚城居然雞犬之聲不聞,街頭空無一人。
本以為會遭遇一場艱難的攻防戰,如今卻是如此模樣。劉勳不禁大吃一驚,他按住馬頭,許久也沒有想明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劉勳的迷惘,正是孫策的良機。正如他所料,上繚得到劉勳入侵的情報之後,自知難以抵擋,於是來了個堅壁清野,將全部部族以及財物遷入山中城堡。劉勳所得之上繚,不過是一座死城、一座空城,得不到一粒米、一文錢、一個人,這一趟他算是白跑了。
劉勳進入上繚空城的同時,大呼上當的時候,孫策的西征大軍兩萬八千人,正在石城附近江麵航行。得到情報之後,孫策按計劃,即刻發布軍令,將行軍目標從江夏改為皖城。隨即,孫策大軍分兵兩路,孫策與周瑜率領兩萬人直取廬江首府皖城,而另一路人馬八千人之眾則由孫策的堂弟孫賁、孫輔率領,進屯劉勳回兵皖城的必經之路——彭澤之地。
臨陣之際,孫策特別將弟弟孫權喊到自己馬前,大聲問他:
“仲謀,這是你的初陣,心中何所想?”
其實初次這麼大規模上戰場的孫權難免緊張,可是這樣的時刻,唯有鼓起勇氣以同樣的大聲回答:
“大哥,我已經迫不及待了!”
孫策大笑:“不要吹牛,我看你害怕得聲音都發抖了!”
老三孫翊同樣大笑著說:“二哥,你要是害怕就跟在我和大哥後麵,看我們是怎麼衝鋒陷陣的,二哥你也要好好學學!”
孫策和老三孫翊的話引起眾將領的哄堂大笑,孫權紅了臉。孫策不理會他的羞澀,向眾人大聲宣布:“諸位聽好了,這一次皖城之戰,是殺雞,而非屠牛,兩天之後,我等將在廬江城內痛飲慶功酒!”
當年討伐陸康之戰耗費了整整兩年的時日,如今孫策卻說隻要兩天,主帥的豪氣與自信,引起將領的陣陣叫好與士卒的士氣高漲:
“看來主公是早有計劃,這一仗很快可以打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