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3.
拔苗助長的農夫
適用作文主題
實事求是。
《孟子》是一部儒家經典,記載了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孟軻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和哲學倫理教育思想。這部書中有個故事十分有名:
宋國有一個農夫,他擔心自己田裏的禾苗長不高,就天天到田邊去看。
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往上長。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辦法幫助它們生長。”
一天,他終於想出了辦法,急忙奔到田裏,把禾苗一棵棵地拔起,從早上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精疲力盡。
他還自鳴得意地把今天的事講給他兒子聽,覺得功勞沒有白費,一天之內,就幫助禾苗長了一大截,可他兒子上地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盂軻借用這個故事,向他的學生們說明: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而主觀地急躁冒進,就會把事情弄糟。
心得
求進步是好事,但切勿急於求成。求進步,更要遵守規律。挑戰規律的人注定以失敗收場。
笑話碰碰車
父親:“坐井觀天的人好不好?”
兒子:“肯定不好,這種人糟糕透了!”
父親:“說說為什麼?”
兒子:“不是被水淹死,就是渾身濕透!”
名言
實事求是。
——〔中〕《漢書》
世上一切真正有益的東西,無一不是智者通過正確的追求所得到的。
——〔英〕伯克
濫竽充數
適用作文主題
真才實學、投機取巧、名不符實。
戰國時期,齊宣王非常喜歡聽人吹竽,而且喜歡許多人一起合奏給他聽,所以齊宣王派人到處尋羅能吹善奏的樂工,組成了一支三百人的吹竽樂隊。而那些被挑選入宮的樂師,受到了特別優厚的待遇。
當時,有一個遊手好閑、不務正業的浪蕩子弟,名叫南郭。他聽說齊宣王有這種嗜好,就一心想混進那個吹竽隊伍,便設法來見宣王,向他吹噓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樂師,博得了宣王的歡心,把他編入了吹竽的樂師班裏。
可笑的是,這位南郭先生根本不會吹竽。每當樂隊給齊宣王吹奏的時候,他就混在隊伍裏,學著別的樂工的樣子,搖頭晃腦,東搖西擺,裝模做樣地在那兒“吹奏”,因為他學得維妙維肖,又由於是幾百人在一起吹奏,齊宣王也聽不出誰會誰不會。就這樣,南郭混了好幾年,不但沒有露出一絲破綻,而且還和別的樂工一樣領到優厚的賞賜,過著舒適的生活。他自己也很得意,以為真的可以混在裏麵充個數了。
後來,齊宣王死了,他兒子齊湣王繼位。湣王同樣愛聽吹竽,不過他不喜歡合奏,而喜歡樂師們一個個單獨吹給他聽。
南郭先生聽到這個消息後,嚇得渾身冒汗。心想,這回要露出馬腳來了,丟飯碗是小事,要是落個欺君犯上的罪名,連腦袋也保不住了。所以,趁湣王還沒叫他演奏,就趕快逃之夭夭了。
心得
這個世界真真假假,紛亂難辨。然而真的終歸是真的,假的永遠都是假的。人生很實在,社會也很實在。生存最終還是要靠真才實學。
笑話碰碰車
一位小學老師叫學生演算簡單的加法,有個學生抓耳撓腮,半天也算不出。老師不耐煩了,嗬斥說:“飯桶!譬如我和你加起來等於多少啊?”這個學生眨著眼睛答道:“兩個飯桶。”
名言
一個濫竽充數的人一輩子就隻能當一個低級的人。
——〔法〕居裏夫人
真有才能的人總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絕不矜持。
——〔法〕巴爾紮克
毛遂自薦
適用作文主題
嚐試、自信、機智、勇氣、膽量。
公元前257年,秦國的軍隊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平原君奉命去楚國求援,想與楚聯合抗秦。
平原君打算從食客中挑出20個有智有勇的人,隨他前往楚國。挑出19個人後,還缺一人。
有個名叫毛遂的食客,向平原君自我推薦道:“聽說您要帶20人前往楚國,現在尚缺一人,那就讓我隨相國一起去吧。”
平原君不熟悉毛遂,問他道:“先生到我門下有幾年了?”
“已有三年了。”
“一個有本事的人在世上,好比一把錐子裝進口袋,馬上可以看到錐尖戳破袋子鑽出來。你來這裏三年,我從未聽別人有稱讚你的話。”
“今天,我就請您把我當作錐子放進口袋。如果早放進口袋,那麼不僅是錐尖鑽出口袋,恐怕整個錐子會像禾穗那樣挺出來呢。”毛遂回答說。
於是,平原君同意他隨同前往。途中,同行的人在與他交談過程中,逐漸發現他是個了不起的人物,都很欽佩他。
他們到達楚國後,楚王不願聯合抗秦,平原君也說服不了他。毛遂代表其他19位義士去說服楚王。楚王聽說毛遂是平原君門下的食客,怒氣衝衝地要他滾出去。毛遂一手提劍,一手拉住楚王的衣袖,慷慨陳辭,層層推進,一再說明聯合抗秦的重要性。
楚王被毛遂勇敢的舉動嚇呆了。接著,毛遂就把出兵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話,說得楚王心悅誠服,答應馬上出兵。不幾天,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趙後,待毛遂為上賓。他很感歎地說:“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趙國。”
心得
毛遂自薦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總是等著別人去推薦,隻要有才幹,不妨當仁不讓地主動站出來,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因為,成功往往蘊含在自信、主動之中。
笑話碰碰車
士兵:“指揮官,剛收到一封首長的電報。”
指揮官:“好!肯定是緊急指示,快向大家讀出來。”
士兵:“因為你的愚蠢和無能導致這次戰鬥一敗塗地,你簡直是一頭豬!”
指揮官:“這是一封密碼電報,快把它譯出來。”
名言
許多天才因缺乏勇氣而在這世界消失。
——〔英〕席巴·史密斯
當仁不讓。
——〔春秋〕孔子
破釜沉舟
適用作文主題
勇氣、力量、強者。
秦朝末年,秦朝大將章邯在一次戰役中大敗楚軍,楚國將領項梁戰死。章邯認為楚軍已經大傷元氣,就沒有乘勝追擊,而是帶領大軍去攻打趙國,並攻下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王帶著趙軍退到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
章邯率秦軍把巨鹿包圍起來。趙王急忙派人去向楚懷王求救。項梁是項羽的叔父,項羽急著想為他報仇,就要求領兵前去,楚懷王就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副將,帶領二十萬大軍到巨鹿去救趙軍。
宋義想讓秦軍與趙軍先打起來,等他們兩敗俱傷的時候再發動進攻,就把部隊駐紮在安陽(今河南安陽東南),按兵不動。項羽報仇心切,性格急躁,就對宋義說:“秦軍包圍了巨鹿,情況非常緊急。我們應該趕快渡河過去,與趙軍內外夾擊,一定能打敗秦軍。”
宋義根本不把項羽放在眼裏,堅持要等秦軍和趙軍打了以後再說。並下了一道命令:“軍中將士有不服從命令的,按軍法處死!”
這道命令明顯是對著項羽來的,項羽氣得要命。當時已是冬天,又趕上下雨,軍營裏糧食也快沒有了,士兵們挨凍受餓,都埋怨起來,軍心很不穩定。項羽趁著機會,鼓動士兵,找機會把宋義殺了。楚懷王得到消息,無可奈何之下,就讓項羽擔任上將軍。
項羽馬上派一支部隊做先鋒,渡河過去進攻秦軍,然後,他自己親自率領主力渡河。他渡河以後,命令士兵隻帶三天的幹糧,把軍隊裏做飯的鍋全砸了,把渡河的船也全部擊沉,對將士們說:“我們這次是隻能進,不能退,三天之內一定要打敗秦軍!”
項羽的勇氣和決心鼓舞了全軍將士,楚軍馬上發動猛烈進攻。將士們個個士氣振奮,英勇無比,經過幾次激烈的戰鬥,把秦軍打得大敗。
“巨鹿之戰”以後,項羽贏得了威信,被擁立為各路反秦軍隊的領袖。
心得
做一個強者,首先是做一個精神上的強者,一個堅韌不拔、威武不屈的強者。在你麵臨絕境或行將沒頂之際,在你氣喘籲籲甚至精疲力盡之時,隻要堅強挺立,以大無畏的精神繼續戰鬥,困難就會屈服在你的腳下。
笑話碰碰車
一個學生,學習成績長期不好,可是近來卻漸漸好起來了。
老師問他:“你爸爸給你請了家庭教師啦?”
學生回答:“沒有,是我們家的電視機最近壞了。”
名言
要在別人抬不起頭的情況下顯出我的英雄本色來。
——〔英〕狄更斯
有卓越智力作指導的膽量是英雄的標誌。
——〔德〕克勞塞維茨
前車之鑒
適用作文主題
經驗、教訓、借鑒。
賈誼是西漢時洛陽人,從小就有神童之稱,18歲時就已遠近聞名了。
漢文帝聽說賈誼很有才學,就派人把賈誼請到京都擔任博士。博士是一種備皇帝谘詢的官員。那時,賈誼才二十歲。
有一次,賈誼上書給漢文帝,講述治理國家的道理時說:
“秦朝的時候,宦官趙高教導秦始皇的次子胡亥,單教他怎樣去處決囚犯,所以胡亥所學習的,不是斬殺犯人,就是怎樣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