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很多人在研究如何能使電腦自己編程序,如何借助於生物技術,使電腦有可能不再依靠電能,而從有機化合物中自行獲得能源。隻要科學家們孜孜不倦地鑽研下去,具有生命智能的電腦並非沒有出現的可能。
[我還想知道]
最早提出電腦設想的是一個名叫查爾斯·巴貝奇(1791—1871)的英國人,他的很多設想都未能實現。
194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兩位年輕的工程師埃克特和莫克萊,才用電子管製造出了第一台真正的電腦。
光纖通信是利用光導纖維傳遞信息的嗎?
光纖通信技術是現代通信中,最先進的傳輸手段。它利用光在一種極細的光導纖維中傳輸信息。光導纖維即為一種光的“導線”,它的結構分為兩層,中間的一層為纖芯,直徑隻有幾微米,外麵有一層對光反射能力極強的,用玻璃或石英製成的“包層”,光纖的外層還裹有厚厚一層塑料,這樣光就被緊緊地封閉在光纖裏。當信息傳送時,文字和圖像會變成強弱不同的光信號,以每秒30億次的速度傳送到遠方。一根光纖在幾秒鍾裏就能傳送幾千萬字的書籍信息。而且無論它怎樣彎曲,隻要入射光的角度合適,就能準確無誤地傳遞信息。
光纖通信的容量大得驚人,在一根比頭發絲還細的光纖中,可以同時傳輸幾萬路電話或者幾千套電視節目。
光纖通信不怕輻射,不怕雷,不受電磁幹擾,因而保密性好,通信質量高,抗幹擾力強。
[我還想知道]
光纖可以像電纜一樣做成多芯的光纜。
光纖的石英,也就是沙子,來源非常豐富。
光纖通信不怕輻射,不怕雷擊,不怕電磁幹擾,因而保密性好,通信質量高,抗幹擾力強,應用廣泛。
計算機病毒因性質不同而破壞程度各異嗎?
所謂計算機病毒,其實就是一種使計算機出現錯誤的程序,它能夠以某種途徑侵入計算機的存貯介質裏,並在某種條件下開始對計算機資源進行破壞,同時,它本身還能複製,具有極強的傳染性。
計算機病毒也有良性和惡性之分。良性的病毒不破壞係統和數據,隻是大量占用係統時間,使機器無法正常工作。良性病毒具有開玩笑的性質,它往往使你的機器突然發出一陣怪叫聲,在冷不防中嚇你一跳;或者在計算機的熒光屏上出現一些“不要慌”、“跳舞吧”之類的廢話;或者隻是使計算機出現暫時的故障,過一會兒就會恢複正常。
惡性病毒與良性病毒截然不同,它極具破壞力,嚴重時可以導致數以萬計的計算機係統的資料在頃刻間喪失殆盡。
有的計算機病毒還有定時發作的特點。比如,“兩隻老虎病毒”隻在每星期五發作,當病毒感染的程序在執行時,計算機每隔4分鍾就唱一遍輕鬆的小曲兒——“兩隻老虎”。[我還想知道]
有人認為,最早製作計算機病毒的是巴基斯坦的一對自學成才的計算機工程師兄弟,他們製造的病毒被引入美國後,引起爭相模仿,結果迅速蔓延開來。
還有人認為,計算機病毒是由美國一些計算機“神童”弄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