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劃了一圈(1 / 2)

還是那輛破舊得如老牛粗喘一般的中巴車,還是熱情依然的“大海舅舅”。

淩晨起床後的吳戈,在胡小雨含情脈脈的目光注視下,飛速的吃掉了兩個雞蛋,又喝光了一大碗白粥,這才被“允許”出門。

而這一整天,他隻不過在紅河灘縣城和西風渡之間,劃了一圈。

這個圈,與那位堪稱偉大的老爺子在南海邊劃的圈,相差的是火星到太陽的距離。可對於吳戈來說,這個圈,將令他終身難忘。

上午回到家中時,他並沒過多的跟母親解釋這幾天發生的、有些匪夷所思的事情。隻是簡單的說自己在同學家住了幾天,並在同學父親的幫助下,工作安排上已經有了眉目。

光這,就足以讓曾豔青欣喜不已了。

什麼帝都,所謂的高材生,距離她這個偏僻山村的小女人都有些遠於遙遠。更何況,因為一個難以言明的原因,她並不希望吳戈過多的涉足帝都,他甚至希望兒子,永遠留在自己的身邊:“平平淡淡的、開心的活這一輩子,就好。”

不過,天下做母親的,又有哪一個會因為自己的私心,耽誤兒子的前程?曾豔青亦然。

如今,見吳戈能夠留在家鄉工作,這也算是“皆大歡喜”了,當然,歡喜的人中,並不包括吳戈的老師黃晉生教授……

臨近中午時,村主任跑了過來,傳達了鎮上的通知:要吳戈盡快去縣委辦去報道。

這個消息讓曾豔青又是一陣激動,連鐵鍋裏燉著的菜都顧不上了,就要為吳戈準備行李。

“媽,我又不是一去不回了?隻是去縣城報個道,指不定……轉一圈就得回來呢!”

吳戈賣了關子,實則在他的心中,基本已經確定會選擇回荒山鎮工作的。

其實,也沒什麼可收拾的,家裏屬於吳戈的東西,基本都是他從帝都帶回來的,除了幾件換洗衣服外,就隻有書。

兩隻大皮箱,倒有多一半都是他這幾年積攢下來的書籍。

去縣委辦報道,當然不用帶著這些書。看到母親有些窘迫的樣子,吳戈笑著說了一句:“媽,等我工作穩定了,我就接你去縣城裏住。”

“你這孩子,平白說些傻話,讓人家笑話。”

曾豔青似嗔似怒的笑罵了一句,又旋即說道:“兒子,就要工作了,媽有句話叮囑你:不管做什麼工作,都要踏踏實實的,多為百姓做些好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哈哈……”

吳戈還沒回答,倒是張大海先笑了:“豔青呀,上次來我就說過:你這兒子一看就是有出息的。你就放心吧,這孩子的本性好,指定不會走錯路的。”

“嗯,媽,您放心的,我會記住您這番話的!”

吳戈重重的點頭,將母親摟在懷裏,輕輕的擦拭掉了她眼角的那一點濕潤……

告別了母親,再次離開了剛剛回來不到兩個小時的家,在張大海的“神牛”車駛過西風渡村頭,那座橫跨大梁河的石橋上時,他突然感慨萬分。

母親的話,平凡而又樸實,但卻將是他未來幾十年間,最重要的人生格言。

“為百姓多做些好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媽,我會的!”

不同於當著的母親的麵,應下的承諾,這一刻吳戈的自言自語,無疑會在他的心中鐫刻得更深、更重。

兩點鍾,唯一往返於的中巴車再次在讓人擔心不已的粗喘中慢慢啟動了。

張大海在車上用力的揮著手,這讓吳戈想起了這位熱情得有些過頭的“大海舅舅”剛才的笑談:“小戈,你得加油,以後做大官,做個全國人都知道的大官,到時舅舅我也有得吹了。嘿嘿,別小看俺這神牛,當年就是它載著吳戈上任去的。”

“哈哈……”

吳戈聽了也很是好笑,在這窮鄉僻壤的老實農民眼裏,縣委辦個體是什麼部門都不見得很清楚,但能夠得到縣裏大官的召見,那在其看來:吳戈這就算是飛黃騰達了。

沒有什麼惡意,張大海在吳戈上車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小戈,好好幹,等你當了大官,咱這窮了幾輩子的荒山鎮,就有希望了。

張大海並沒說是什麼希望,但吳戈很清楚,他說的並不是家中子侄有了出息,便“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那種,而是……這片紅土地能有個當大官的人,或許就會為這兒延續百年的貧窮,帶來一些轉機。

“從這個角度說,大海舅舅,你並沒有想錯,你的希望也不會落空的。”

透過車窗,將目光停留在路兩邊荒蕪的紅土平原上,吳戈喃喃的自語著,不禁將手探向了衣兜中,摸了摸那份用了他半宿的時間,足足寫滿了十張信紙的《荒山鎮旅遊觀光產業發展規劃》。

讓荒山鎮富起來,讓紅河灘縣摘掉貧窮的帽子。這,不也正是他的夢想嗎?

“所以,我認為固有資源匱乏的荒山鎮,甚至是我們整個紅河灘縣,想要建立一種能夠長期、持久發展的經濟產業,依靠旅遊觀光業以及其所衍生出來的衣、食、往、行,甚至是娛樂購物、休閑養生等其他配套經濟點,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進而帶動其他的傳統經濟因素,還是比較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