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之所以難產至斯,除了作者主管和客觀上的偷懶之外,也因為劇情的進展已經超出了可以用想象加以填補的範疇,到了必須借助史料和學術研究成果加以支持的地步。如果故事是在別的什麼地方展開,鄙人自可以信口開河,隨便胡謅,然而關於“扶桑皇國”的部分正屬於我的專業範疇,江戶政權和滿洲政權的發展,也就必須附會現有的史料,非如此不能滿足作者虛榮的自尊——如是而已。
———————————————————————————————————————
“這……這是在拍電影嗎?”
稻葉鈴仙從尤克托巴尼亞最現代的城市之一乘車出發才不過半個小時的時間內,外麵的世界就已經仿佛相差了幾百年——具體說來,是倒流了幾百年。如今站在山丘之上四下望去,周圍到處都是穿著古式軍裝的將兵,高粱一般矗立的刺刀和燧發槍,黑黝黝的木輪大炮,一隊隊騎兵高喊著來往馳騁,**爆起的煙霧濃雲蔽日……
“並不是在拍電影。”列娃·托洛斯卡婭回答說,“這叫‘戰爭遊戲’。也可以說是種集體的cosplay活動吧!”
即便是不用親身參加“戰鬥”的托洛斯卡婭自己,也帶著高大的米涅爾瓦式頭盔,胸前掛著一片平坦光滑的胸甲,活脫脫是個衛國戰爭①時期的舊帝國軍官模樣。站在這一群惟妙惟肖的古人當中,稻葉鈴仙反而覺得自己這個現代人有些出現得不合時宜了:
“要是我能戴上裝飾著六文錢的兜鍪,再披掛一副渾身漆成朱紅的大鎧……”
她之所以會冒出這種想法,其一當然是覺得自己這幅樣子實在跟周圍不搭調,想要融入(當然,就算她真打扮成一副稻葉幸村的樣子,也未必真的就融入了),這是扶桑人的特有強迫症。另一方麵,也是有點受到了周圍氣氛的感染,不由地有一些躍躍欲試了。
“這些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差不多有一半扮演舊帝國的軍隊,一半扮演大波拿巴的法蘭克帝國軍。米哈伊爾·庫圖佐夫應該是正坐在那個遠離戰場的山頭上,而大波拿巴的位置是和他的近衛軍在一起。以我們站的這個位置為分界線,右邊是巴克萊軍團,左邊是巴格拉季昂軍團。另一麵是法蘭克帝國的達武軍和內伊軍,旁邊是波蘭軍團,而另一側則是歐仁軍……”
眼見對方如此輕鬆地隨口道出一個個軍團和曆史人物的名字,稻葉鈴仙不由得產生了些許欽佩之情:
“那麼,列娃同誌又是扮演什麼角色的呢?”
“我什麼角色也不扮演。”列娃·托洛斯卡婭回答,“我是這裏的曆史顧問。走吧,我們去導演部看看!”
她說的真的是“導演部”嗎?稻葉鈴仙一時懷疑是自己聽錯了,明明不是在拍電影……
結果那個“導演部”裏麵還真沒有導演模樣的人物,隻是有一個大光頭和一個留著短發的姑娘。大光頭扮成皇家哥薩克騎兵,留著整齊的短胡子,臉上骨骼分明,身材精瘦,有點匪氣,仿佛一位韃靼王爺一般氣派十足。短發姑娘扮作參謀軍官,一對溫柔的藍眼睛,模樣斯文,體格勻稱,帶著黑框眼鏡,腰間別著個出戲的諾基亞牌甚高頻便攜電台(形似大號的“大哥大”),完全是個書生模樣。列娃·達維多維娜介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