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名利篇4(1 / 3)

第五章 名利篇4

時時留心,不貪名圖利

斯大林是一個極其要麵子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他作為蘇聯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更是唯我獨尊。特別要尊嚴的他容忍不了別人比他高明,固執地認為自己是最高明的,堅信自己的想法就是最好的。

在著名的莫斯科保衛戰前夕,富有戰略眼光的大本營總參謀長朱可夫提出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放棄基輔城,以免德軍的圍攻。對於朱可夫的合理建議,斯大林不但不予以考慮,而且還把朱可夫趕出了大本營。

其實,如果朱可夫在提出建議時能夠謹慎一些,比如給斯大林以暗示,讓他自己悟出放棄基輔城的必要性,那麼這位愛麵子的斯大林可能會對他感激不盡。

華西裏也夫斯基就是一位與朱可夫不同的總參謀長,他深知斯大林是怎樣的性格,所以他時時小心、事事謹慎,甚至有時還刻意裝傻以免去斯大林的反感,往往總是在無意之中給斯大林以啟發,因此,深得斯大林的重用。

很多軍事計劃都是斯大林在得到華西裏也夫斯基的啟發後想出的。但華西裏也夫斯基卻裝著和眾人一樣被斯大林的高明所折服。華西裏也夫斯基在軍事會議上是最受斯大林批判的人,但他的進言卻最多的被采用,因為華西裏也夫斯基很“傻”。

他有一套獨特的進言方法,那就是他既進言正確的觀點,同時也摻和錯誤的意見。而且正確的意見總是講得顛三倒四,含糊不清,而一講錯誤意見的時候又字正腔圓,有板有眼。所以斯大林往往對他的錯誤的意見大發雷霆,把他批得狗血淋頭。而同時又受他的正確的觀點的啟發,做出很多很英明的戰略決策。

可能很多人對華西裏也夫斯基的這種行為不理解,因為常人在領導麵前也會謹慎行事,但是他們隻懂得拿出最佳水平,以得到領導的賞識。其實領導也是人,他們也有自己的不足,所以做事謹慎也要針對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法。華西裏也夫斯基在人前不驕傲、不放肆、不貪名圖利,采用裝傻哲學,為自己鋪平了一條順暢的道路。

做人的智慧

俗話說:小心駛得萬年船。的確如此,從政、經商抑或是正常的人際交往,都離不開謹慎二字。唯有謹言慎行,方可在複雜的社會中遊刃有餘,成就自己非凡的人生。

富宜寬厚,智宜斂藏

【原文】富貴家宜寬厚而反忌刻,是富貴而貧賤,其行如何能享?聰明人宜斂藏而反炫耀,是聰明而愚懵,其病如何不敗!

【釋義】越是富貴的人家待人越應該寬容仁厚,但很多富人反而更刻薄無理,因為他們擔心別人會超過自己。這樣的家庭雖富有,但他們的行為卻會導致貧窮,這樣怎能讓富貴之路長久地暢通無阻呢?聰明的人最好謙虛有禮、不張揚炫耀,如果不掩藏自己的聰明而經常炫耀自己的本領高強,這樣的人也就是表麵聰明罷了;因為他們的言行跟“無知”的人沒有什麼區別。如此一來,他們的事業怎能不受挫、不失敗呢?

屈尊容人,智者所為

人生在世總要走過許多風雨坎坷路,越是享有高官、富貴的人,越應該豁達寬厚待人,因為這樣能幫助你聚結人心,在遇到麻煩時就會得到他人的支持與幫助。

喬治·華盛頓,率領部下駐防亞曆山大市。這時正值弗吉尼亞州議會選舉議員。一位名叫威廉·佩恩的人與華盛頓在意見上產生了分歧。

有一次,華盛頓與佩恩就選舉問題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論,爭論過程中說出了一些不堪入耳的話,這讓佩恩火冒三丈,揮起拳頭就朝華盛頓的臉上揮去,將其擊倒在地。華盛頓的士兵聞訊趕來後,想替華盛頓報那一拳之仇,不料卻被他當場阻止了。

第二天清晨,華盛頓托人將一張字條交給佩恩,邀請他盡快到當地一家酒店會麵。佩恩接到字條後異常緊張,他忐忑不安地來到華盛頓指定的酒店。出乎意料的是迎接他的並不是一場惡鬥,而是友好的酒杯。

華盛頓見佩恩如時應邀,連忙站起身來,笑容可掬地伸出雙手歡迎他的到來,並真誠地說道:“佩恩先生,人誰能無過,知錯而改方為俊傑。昨天,確實是我不對。你已采取行動挽回了麵子,如果你覺得那已足夠,那麼就請握住我的手吧!讓我們來做朋友。”

就這樣一場風波被華盛頓寬大的胸懷平息了。從此,佩恩成了華盛頓忠實的崇拜者與支持者。

諂媚無度,事與願違

“當夜幕開啟,富凱攀上了世界的頂峰。等到夜晚結束,他跌落了穀底。”著名思想家伏爾泰的這句話說的是一個因為過分炫耀而招致災禍的故事。

法國的財政大臣富凱為了博得國王路易十四的歡心,決定策劃一場前所未有的宴會,他費盡心思籌劃準備,邀請了當時歐洲最顯赫有名的貴族和學者,甚至著名的劇作家莫裏哀還為這次宴會專門寫了一個劇本。

這次宴會極盡奢華之能事,有許多從沒有品嚐過的東方佳肴以及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食品和水果,庭院的裝修、室內的裝潢、煙花的設計乃至莫裏哀的戲劇表演,甚至是宴會中的每一個細節,無不讓嘉賓們大開眼界,從心底發出感歎,認為這是所參加過的最為完美傑出的宴會。

然而,就在第二天,人們還在回味富凱舉辦的宴會時,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發生了:國王逮捕了富凱。三個月後,富凱被控竊占國家財富罪關進了監獄。從此,富凱人生的最後二十年都是在單人牢房裏度過的。

富凱本以為國王觀看了他精心安排的表演會感動於他的忠誠和能幹,還可以讓國王明白他的高雅品位和受人民歡迎的程度,從而任命他擔任宰相。

然而事與願違,每一個新穎壯觀的場景,每一幕精彩絕倫的表演,每一位嘉賓的讚賞和微笑,在路易十四看來,都是財政大臣的炫耀,這深深地刺激了他。傲慢自負,號稱“太陽王”的他怎麼能咽得下這口氣?又怎麼能容忍富凱超過自己,奪去屬於國王的光輝呢?

為人處世要懂得掩飾鋒芒,一旦貪戀名利而忽略了這一點,那麼不但得不到你所追求的,反而還會失去自己所擁有的。所以,聰明的人會掩飾自己的聰明和長處,用一顆寬容、平和的心去待人處事。

知足常樂,善用生機

【原文】都來眼前事,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總出世上因,善用者生機,不善用者殺機。

【釋義】麵對眼前的一切事物,會知足的人就感到生活在快樂的仙境中;不會知足的人,就無法擺脫凡俗的境界。總結世上的一切原因,長於運作的人就可以把握機會,不長於運作的人就會處處陷入危機。

窮人的快樂

人生在世,難得自在和悠閑,難得安心和舒坦,如果可以把日子看得平淡一些,懂得滿足,那麼就會擁有真正的幸福。

有一天,一個腰纏萬貫的富人與一個窮困潦倒的窮人討論幸福的真正含義。

窮人說:“我認為我目前的狀況就是幸福的。”

富人看著窮人滿足的神情,又望了望窮人簡陋的茅舍、破舊的衣著、桌上擺的粗茶淡飯,輕蔑地對窮人說:“這樣的日子也叫幸福?你幾乎是一無所有啊!你可能是窮糊塗了。真正的幸福應該像我這樣,擁有百萬豪宅、千名奴仆。”

窮人說:“你有你的幸福,我有我的幸福,我對我現在的生活很滿足,所以我覺得很幸福。”

富人為窮人的自我滿足感到可笑不已,他鄙視地看了窮人一眼,傲慢地走開了。

不久之後,富人的百萬豪宅發生了一場火災,在一夜間化成灰燼,富人所有的家產燒個精光,奴仆們都各奔東西。可憐的富人一夜之間變得一無所有,他淪為乞丐流浪街頭,汗流浹背地在街頭行乞。

有一天,富人口渴難耐,可是一上午都沒有討到一口水喝。他繼續挨家挨戶地乞討,不料竟然來到了窮人的住所旁。

富人見是窮人的住所,有一些尷尬,但是很快平靜了下來。窮人看到曾經傲慢的富人如今落到這種地步,搖了搖頭,沒有說什麼,徑直地走進屋裏,端出一大碗冰涼的水,遞給富人,並對他說:“你現在認為什麼是幸福?”

富人一口氣喝完碗中的水,然後說:“此時我明白了你其實並不是一無所有,你很富有,你擁有幸福。而我已經很滿足了,幸福就是現在。”

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即使是簡陋的茅舍、破舊的衣著、一杯涼水、一頓粗茶淡飯、一份收入並不豐厚的工作,都是屬於你的幸福。

生活中,有些人為了追求高檔的物質享受,不惜付出沉重的代價,卻忘了知足,忘記了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其實,隻要懂得滿足,隨處都有幸福,遍地都是生機。

“富有”的老人

一位95歲高齡的老人,他一生坎坷,但卻懂得知足,因此生活得輕鬆快樂。

這位老人早年畢業於名牌大學,後自己組建學校,10年後又調離了他辛苦創立的學校,到一所中專院校任教,而後又因多種原因輾轉幾所中學任教,最終因教學機製變更,他不得已轉行到製藥廠工作。一幹就是20年,超過規定退休年限13年。但是工資待遇卻沒有任何提升,也未評上教授職稱。

但這位老人從未對這樣的不公平提出異議,隻是讓它隨緣。對生活他隻本著樂觀的態度麵對,他認為名利地位皆屬身外之物,得而不喜、失而不憂。

這位老人日常行事不急不慢,不躁不亂,不慌不忙,井然有序。他對外界環境的變化總是不慍不怒,不狂喜不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