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輯 建功立業篇1(1 / 3)

第六輯 建功立業篇1

《菜根譚》說:躁性者火熾,遇物則焚;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殺;凝滯固執者,如死水腐木,生機已絕;俱難建功業而延福祉。諸如性情暴烈、吝於施恩、拘泥守舊這類事物,都是成就事業的絆腳石。隻要它們的一種或幾種仍存在於或表現於欲成大事者的言行舉止中,就會或多或少地降低成就事業的成功率。因此,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從大局出發,凡事分清利弊後方可行動。

1.以德服眾,事業之基

【原文】德者,事業之基,未有基不故而棟宇堅久者。

【釋義】事業的根本基礎是人的高尚品德,這就像建造高樓大廈一樣,沒有牢固的地基,就不會建造出穩固而耐久的房屋。

胸懷大度,以德服人

“玄武門之變”後,秦王李世民登上皇位,前秦王府中將領主張乘勝殺盡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的黨羽,並“籍沒其家”,與此同時,許多人還不斷地搜尋宮府集團的成員和兵勇,爭相捕殺邀功,在這種肅殺的形勢下,宮府集團的人惶惶不能自安,內心無比恐懼。

這個時候,李世民表現出了胸懷大度的精神,他決定放棄追殺策略,使用安撫政策。他一方麵禁止秦府人員濫捕追殺,同時又以高祖的名義詔赦天下,安撫宮府中的人。對於那些不敢出麵的一些宮府集團的成員,李世民明確表示不再追究他們的責任,解除了他們的顧慮。

李世民的德行讓宮府集團的人深感佩服,他們紛紛放下武器,投靠李世民,並聲稱誓死效忠,這其中包括曆史上著名的諫臣魏征。

在玄武門之變前,魏征幾次勸太子及早除掉秦王李世民,當玄武門之變發生後,太子黨人紛紛逃亡,魏征卻沒有逃跑。他被捕後,李世民當眾問他:“你為什麼離間我們兄弟?”魏征毫無懼色,鎮定地回答:“假如太子早聽我的話,那麼他就不會有今天的禍患了。”對魏征“桀驁不馴”的回答,其他的官員都覺魏征過於猖狂,但李世民不僅沒有生氣,反而讚揚了他的忠誠坦蕩,而且非常器重他,對他委以重任,封為詹事主簿,後改任諫議大夫。

在對待太子李建成的部下時,唐太宗征求魏征的意見,魏征明確主張懷柔招撫,反對鎮壓。當時,太子李建成的部下遍布全國,在“玄武門之變”過後,那些人人心惶惶,由於擔心遭到殺害,許多人準備造反。魏征從大局考慮,他向李世民建議說:“陛下要不計私仇,對他們要以公處之,否則殺之不盡,有無窮之禍,不利於國家的穩定。”李世民接受了魏征的建議,派他為特使,給以便宜行事的權力,讓他去李建成勢力較為集中的河北一帶安撫人心。

魏征到了河北後,看到兩輛去長安的囚車裏裝著“玄武門之變”中逃走的李建成的部下李治安和李思行。魏征說:“我離開長安以前,皇上就已下令赦免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下,現在把他們逮捕,這不是自食其言、失信於人嗎?臨行的時候,皇上讓我便宜行事。現在把他們放了,讓他們跟我一起去招撫別人,這樣別人也就安心了,定會取得很好的效果。”由於李世民以德報怨,不計舊仇,得到了人們的信任和支持,很快就安撫了河北一帶。

但是原秦王府的舊屬,對李世民這種以德報怨的做法並不理解,並且伺機打擊對方。一次,李世民在宴請近臣的時候,有的大臣提出:“魏征等人以前是李建成的親信,現在我們看到他們就像仇人,實在不願意與他們在一起謀事。”李世民聽後笑了,說道:“魏征等人過去是我的仇人,但他們能為當時的主人盡力工作,這有什麼不對呢?桀犬吠堯,各為其主,這是應該予以原諒的。而如今我提拔重用他們,就是看中了他們這種能夠一心為自己主人效力的心態。”

魏征聞聽李世民的話,對其更加佩服,從此後對李世民更加忠心耿耿,誓死效忠。

懷仁愛之心,得萬民愛戴

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有著一顆寬廣、仁愛的心。

一次,李世民出遊,一個衛兵不小心,腳下滑了一跤,為了穩固自己,無意中一把拉住了李世民的龍袍,險些把李世民拉倒。當時這個衛兵嚇得魂不附體,大驚失色。李世民當即安慰衛兵說:“這裏沒有禦史法官,不會問你的罪,不要擔心。”同時他還告誡身邊的人不要把這件事傳出去。

在封建社會,無論是誰,觸犯龍體都是大逆不道之事,按理是論死罪的,更何況還是一個小小的衛兵呢,但李世民卻沒有小題大做,從中可以看出他博大的胸懷。

李世民不但善於用兵,而且還頗有文采,擅長書法。有一次,他與群臣飲酒,酒至半酣,看著在座的文臣武將,想著龐大昌盛的帝國,他不禁感慨萬千。於是,書興大發,命人筆墨伺候,很快一幅書法作品筆端立就。李世民童心大發,將書法作品高高舉起道:“此幅書法作品誰能得到,就賜予誰。”此言一出,群臣爭先恐後,其中有一位官員手疾眼快,登上皇帝的座椅,一把把書法作品搶到手。此時,有清醒的大臣,一看搶書者沒有君臣之理,竟敢蹬踏皇帝的座椅,實是大逆不道。馬上跪倒啟奏,請治其不逆之罪。所有人頓時都嚇醒了酒,搶書者馬上叩頭請罪,可唐太宗卻哈哈大笑:“今日沒有君臣之理,不要破壞了飲酒的氣氛。”可見唐太宗的仁,還包含著朋友間的友情。

由於李世民以仁待眾,不擺出皇帝高高在上的架子,用他仁慈的胸襟、高尚的品德,對待他的子民、臣民,因而得到了萬民的愛戴與支持,使得國家的實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強盛。

智慧總結

為人之首,在於有德。一個人如果沒有好的品德,再高的學識、再大的本領也沒用,因為一個品行不端的人,不但不能對社會作出貢獻,反而會危害國家社會。

2.雅量容人,以德載物

【原文】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汙之量,不可持好潔獨行之操。

【釋義】肮髒汙穢的土地才會生長出好植物;魚蝦不會生長在清澈見底的河水裏,所以一個欲成就霸業的人一定要有接納庸俗的氣度和容忍他人的雅量,如果自命清高,就會孤立自己,得不到他人的幫助,很難建立功業。

用人有方,巧馭服人心

社交界的名人——戴爾夫人,來自長島的花園城。戴爾夫人說:“最近,我請了少數幾個朋友吃午飯,這種場合對我來說很重要。當然,我希望賓主盡歡。我的總招待艾米,一向是我的得力助手,但這一次卻讓我失望。午宴很失敗,根本看不到艾米,他隻派個侍者來招待我們。這位侍者對有關一流服務的概念基本上沒有意識。每次上菜,他都是最後才端給我的主客。有一次,他竟在很大的盤子裏上了一道極小的芹菜,肉沒有燉爛,馬鈴薯油膩膩的,糟透了。我簡直氣死了,我盡力從頭到尾強顏歡笑,但不斷對自己說:‘等我見到艾米再說吧,我一定要好好給他一點顏色看看。’

“這頓午餐是在星期三進行的。第二天晚上,聽了為人處世的一課後,我才發覺:即使我教訓了艾米一頓也無濟於事。他會變得不高興,跟我作對,反而會使我失去他的幫助。我試著站在他的立場來看這件事:菜不是他買的,也不是他燒的,他的一些手下太笨,他也沒有法子。同時也許我的要求太嚴厲了,火氣太太了。所以我不但準備不苛責他,反而決定以一種友善的方式作開場白,以誇獎來開導他。這個方法效驗如神。第三天,我見到了艾米,他帶著防衛的神色,嚴陣以待準備爭吵。我說:‘聽我說,艾米,我要你知道,當我宴客的時候,你若能在場,那對我有多重要!你是紐約最好的招待。當然,我很諒解:萊不是你買的,也不是你燒的。星期三發生的事你也沒有辦法控製。’我說完這些,艾米的神情開始鬆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