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農產品出口現狀及對策研究(1 / 2)

我國農產品出口現狀及對策研究

國際經貿

作者:餘倩倩

摘 要:農產品作為國際貿易的主要產品隨著經濟發展全球化的步伐其貿易也越來越頻繁,但是農產品質量問題使得摩擦與衝突變得異常激烈。雖然我國農產品貿易總額在不斷增長,但是由於質量問題我國農產品出口屢屢碰壁。因此研究我國農產品的出口現狀並提出改善措施很有必要。

關鍵詞:農產品出口現狀;質量問題;措施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出口檢測合格率達到了90%以上;人們對農產品質量的認識也大幅度提升;管理機製體係已初步形成。2006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正式出台明確了“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監管機製,這是我國從法製角度規定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十二五”規劃更是將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等關鍵問題放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規劃的突出位置。然而有關農產品的質量問題層出不窮,例如,“禽流感”事件、“毒黃瓜”事件以及“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由於質量問題,我國農產品在出口過程中受阻不僅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的順利進行,也嚴重影響我國農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形象。

二、我國農產品出口現狀

1.出口貿易變動分析

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我國的農產品出口貿易得到迅猛發展,從2001年的160.7億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671億美元,年平均增長24.43%。然而我國農產品出口增長的速度以及出口比重卻是逐年下降的,由2001年的57.58%下降到2013年的36.27%;2004年開始我國開始出現貿易逆差,之後更是一直延續到2013年的-508億美元。由此可以看出,我國農產品生產和貿易之間極度不均衡。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麵:首先,低迷的世界經濟環境使我國農產品出口增長乏力;其次,美元不斷貶值降低我國農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再次,我國農產品自身質量問題使得出口受阻;最後,嚴苛的非關稅貿易壁壘貿易保護阻擋我國農產品入境。

2.RCA指數變動分析

RCA即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是由美國經濟學家貝拉·巴拉薩於1965年在測算國際貿易比較優勢時采用的一種比較方法。參考結果顯示:若RCA>2.5,則該國在該產業具有極強的競爭力;1.25≤RCA≤2.5,競爭力較強;0.8≤RCA≤1.25,競爭力中等;RCA

3.出口市場分析

亞洲、北美洲和歐洲一直是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傳統貿易區域;而這三大市場中又以美日歐市場為我國的主要出口市場。統計數據表明美日歐市場占去了我國農產品出口的50%,但是2001年到2013年比重呈現下降趨勢。由此可以說明我國對這三大市場依存度較高,出口市場單一、風險大;同時美日歐市場是當今世界上農產品質量檢驗標準最為嚴苛的,因此要想避開風險就必須拓展新市場。2009年開始東盟市場的比重就已經超過美國成為我國農產品出口的第二大市場,這說明了我國正開拓新興市場以降低對這些國家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