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南府議事2(2 / 2)

跳出政界這個爛攤子,有好事了當然百姓會想起王爾當時高瞻遠矚,將政權放出去。有壞事了,王爾出來把幹壞事的人收拾一頓,然後換掉,百姓還是說王爾的好。反正現在王爾是穩賺不賠,放下一些東西之後,轉頭發現自己拿到的東西竟然更多了。何樂而不為呢?

楚湘王既然想要參政,那就去參政吧!若是他當選了,幹得好,那說明王爾有容人之能。幹得不好,隻能說王爾當時將他軟禁是對的。

楚湘王獲得王爾的同意之後,大為感慨,當天晚上來到未央宮,向王爾承認錯誤,當著王爾和上官維兒以及一眾皇室人的麵,向王爾立血誓,楚湘王王永一脈自此之後再也不會做對不起大新,對不起皇帝,對不起王爾的事情。

王爾一邊將人把楚湘王的寫的血書收起來,好以後他犯事了能拿出來幹他。一邊叫楚湘王皇叔,大拉關係。

整個大新,包括朝廷的勢力,一共建立了五個政黨,新儒黨,古儒黨,法黨,墨黨以及王爾的嫡係建立,以劉福為黨魁的新民黨。這劉福的黨派還好點,怎麼說看也算是個政黨,可是其他的四家,怎麼看怎麼像學術門派躲過像政黨。人數最多的就是新儒黨了,楚湘王王永還是新儒黨派的黨魁,而且,這個黨派裏麵在朝為官的人數最多。法家黨派雖然出現,人數也不少,很多法官律師都是這個黨派的,不過礙於王爾的命令,這樣一折算,勢力倒不是很大。古儒家黨派算是人數第三多,雖然勢力不強,但是卻在民間頗有聲望。很多古儒黨的要員都是錚錚君子,讓人佩服。不過這些人去參選感動大新還可以,去參選宰相,恐怕也沒有什麼係。再接著,就是墨家了,人數也很多,可大多都是科研人員和武者,而且墨家的治國理念不但王爾不喜歡,恐怕就連百姓也不喜歡。

人數最少的當屬王爾的一幹嫡係文官組建的黨派了,劉福,衛申,黃波,許錚,韓瀚加上秘書室和幕僚室的一幹人等,滿打滿算不過八十多人,可是這八十多人卻掌握著大新的命脈,大新的喉舌,雖然人數最少,但是卻勢力最大。而且後麵還掛著王爾這個天大的靠山。這第一任的大新宰相,在王爾看來十有八九就是劉福了。

從新曆四年的後半年開始,整個大新的視野都被這次的選舉所吸引。王爾將五個黨派的黨魁來到承明閣給他們講了一下後事那些民主國家選舉首相總統的時候要的事情。什麼各地演講作秀,拉讚助拉選票等等等等的。

這五個黨派的黨魁聽了之後,便開始按照王爾教的方法開始進行。對於黨派,不管是王爾還是朝廷都不會有什麼支持的,要是能活的下去,那就留著,要是餓死了那王爾也沒有辦法,隻能說這些黨派不適合這一套。

就算是以後這五個黨派之間的一個成為的執政黨,黨魁成為了大新的宰相,那大新的國庫還是大新的國庫同這些政黨沒有一點的關係,要是有人將大新國庫和黨派的錢庫劃傷等號,那就等著廉政公署的人來吧。

讚助這方麵,新民黨也是獨占鼇頭,大新幾乎所有的商人都和王爾的嫡係有點關係,跟何況王爾這個巨商還在那擺著呢。就算不看王爾,王爾手下的哪個人沒有跟著王爾幹買賣啊,現在一個個都富的流油。而且,長安十三富豪一聽新民黨要讚助,十三個人二話不說就合夥拿出來五百萬兩銀子作為新民黨的運作資金。讓其他的四個黨派羨慕的眼睛都紅了。

新儒派在資金方麵也很不錯,尤其是還有一個楚湘王的大旗。雖然現在楚湘王沒有什麼勢力可言,但是當年家底也算是豐厚,王爾也沒有抄家什麼的。楚湘王自己拿出來了一百萬兩,其他的新儒黨的那些官員一個個也都自掏腰包,湊出來了個一千萬兩。

身下的三個黨派,法黨倒還好,王爾對於法官律師的薪金給的還是很高的。很快也將這啟動資金湊齊,不過王爾卻把法黨的黨魁叫到了承明閣,給他說了一些,大新本來就是依法治國,所有的根基都是大新憲法,以後不管是那家上位都是如此,他們現在跳出來選宰相,著實是多此一舉,浪費機會。與其去參加選舉,不如多去些法家的學子去當法官律師。

那法家黨魁一想也是這麼一回事,完全沒有必要參加這選舉。反正大新的大法官是法黨的人,大新第一法官可是和宰相平起平坐的,甚至還要略高於宰相。要知道,就算是宰相犯案,也是法官判。所以法黨的黨魁從承明閣回來之後就將大新所有的主流報刊雜誌的人叫到他家中,向外界宣布了法黨不過是法家學子的一個組織,不參加宰相的選舉。

至於墨黨,王爾是不打算管了,他們愛怎麼著怎麼著吧,王爾不會禁止他們幹什麼也不會幫助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