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季忠還沒有出生的時候他爹楊季主就已經有賄賂衙門裏的官員們的習慣了,凡是縣衙裏的官員,不論大小,大到一縣之長,小到衙役,他們楊家都會給這些衙門裏的大小官員暗地裏送去不等的錢物,以維持他們楊家和衙門裏官員們的友好關係和他們楊家在軹縣裏的地位和威望。
楊家可不是什麼好人,那楊季主年輕之時也似現在他兒子楊季忠這般模樣,搜刮民脂民膏、調戲良家女子、無故欺負平民百姓、無惡不作,現在年老之後才算老實了些,若不是他楊家一直靠在民間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和祖上世代留下來的大筆家產活著的話,他們楊家怕是早已窮困潦倒了。
俗話說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楊家到了楊季主這一代,他比起他那已經年邁的老爹楊季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雖然在衙門裏有掾吏這個職務,不過這個職務是他們楊家用錢在衙門裏買來的,所以平日裏他楊季忠相當於就是在衙門裏掛了個閑職,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
因為掾吏這個衙門裏的職務不歸朝廷任命,而是由衙門自選人員擔任,所以衙門裏的掾吏一職才會落到楊家無德無才的楊季忠身上。
衙門沒有發過月錢給楊季忠,當然了,楊季忠也不稀罕那點兒小錢,他就是隨時仗著他家裏家財萬貫,再加上有衙門的交好關係在,所以他整日裏身邊帶著一兩個小弟在軹縣的街道上橫行霸道、肆意妄為。雖然如此,但卻是從來沒有人敢主動招惹他。
遊俠是最看不慣楊季忠這類人的行為作風的,郭解家在軹縣裏卻是很少在家,所以一直沒有親眼看到過楊季忠無故欺負別人的場麵,而軹縣裏被楊季忠欺辱過的人家怕連累郭解,所以沒有一個人和郭解告發過楊家兒子的惡行。
今天郭家拋繡球納婿是整個軹縣裏的人都知道的大事,楊家當然也早就聽說了這件事情,那楊季忠年方十八,雖然郭家小姐很少出門,但他早就從別人嘴裏聽說過郭家小姐美豔如花、猶如天女下凡一般,所以他一直覬覦著郭家小姐的美貌,隻不過以前郭家小姐尚未成年,所以他也隻是在心裏惦記著郭易柔的花容月貌罷了,而今天郭家就要為郭易柔納婿了,這麼個大好的機會,一直對郭家小姐念念不忘的楊季忠當然不會錯過了,他們楊家人今天中午早早的吃過午飯,連午覺都沒有睡就早早的等在了‘翊台客棧’附近了,此時離郭家拋繡球納婿儀式近在咫尺,他們楊家人就正圍聚在‘翊台客棧’外麵中心的街道上,正對著上麵‘翊台客棧’二樓樓閣外一會兒郭家小家拋繡球的站腳位置。
楊季忠今天把家裏的男仆全都帶了出來,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幫著他搶一會兒郭小姐從‘翊台客棧’二樓亭台上拋下來的繡球,如果楊季忠沒有搶到郭家小姐拋出來的繡球而是他家男仆搶到了的話那就趕緊交到他的手上,這樣就同樣算作是他接到了郭家小姐拋出來的繡球了。
這是他楊季忠在昨天晚上聚集他們全家上下的男仆想出來的一個絕妙計劃,也可以說是絕妙的無賴計劃,就是在今天下晝未時他把他家裏的所有男仆都帶出來一起搶郭家小姐的繡球,這樣一來搶到郭家小家拋出來的繡球的幾率就大大提高了好幾倍!因為他敢打保票就算他沒有接到郭家小姐拋出來的繡球而是他家男仆搶到了郭家小姐也不可能看得上他家的男仆,而且就算今天他沒有搶到郭家小姐拋出的繡球而是他家男仆搶到了的話那郭家小姐的爹爹也是不會把他唯一的掌上明珠嫁給他家裏的男仆的,所以就算是他家裏的男仆搶到了郭家小姐拋出的繡球也隻能當作是他楊季忠搶到的了!這樣一來他就可以順理成章、名正言順的得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郭易柔小美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