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務主任馬永剛,四十多歲,走路一瘸一拐的,看起來是腿上有殘疾。說話口氣很爽朗幹脆的樣子,隻是不經意間會時不時把目光投射到羅校長的身上,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貪戀渴慕。倆人對張欣盛印象都不錯,這和前世那個表現出無所謂吊兒郎當的印象相比自然是好的很多,結果也出現了微妙的差異,有時候細節的表現確實會影響到結果。
別小看一個收發的工作,在學校裏,工人和老師的工作安排是有著無形的界線。就拿這個收發來說吧,90年代獲得信息的主要方式除了電視就是報刊雜誌,而和遠方進行信息交流就靠信件,當時電話還是奢侈的東西,長途費也很貴。所以收發工作關係到全校師生的報刊雜誌和信件能否安全及時送到手中,所以就需要一個既有文化又有責任感還得細心勤快的人來負責,而當時工人基本都是低文化,這項工作一般都是不會考慮給一個工人。
另外,如果拿掉門衛的工作,全職進入教務上,那就是以工代幹,身份離幹部又近了一步,以後可以通過考試轉成正式幹部。
而這次可能是張欣盛表現出彬彬有禮的不凡氣度,讓人不由自主忽略了他工人的身份,加上校長和張欣盛老媽的關係挺好,所以便有了這個意外的安排,也讓張欣盛的媽臉上滿是忍不住的驚喜笑容。
等總務主任帶著張欣盛到值班室,和原來的人交接完工作後,總務主任又交代了幾句,然後嚴肅說:“小夥子好好幹,我和你媽都是老關係了,有什麼事就給我說,一定要認真負責。”說完帶著原來值班的人推門出去。
值班室裏麵其實是個套間,裏麵有配電箱和休息的床,外間有張桌子擺在窗前,透過窗戶正好看到大門情景,裏屋還幹淨點,外屋確實一團髒亂。
牆角是堆放煤炭的地方,還有一小堆煤渣,白粉刷過的牆壁上滿是煤炭灰跡,幾個大掃把雜亂地放在角落,地麵是已經看不到本色的磚地。
張欣盛是白班,下午下班比老師要晚半小時。不過有程怡雯在,對夜市影響倒不是很大,等下班趕回去還能趕上,就是程怡雯要累點,準備工作都落在她頭上了。
認真打掃了一下屋子,仔細盤算了一下怎麼在學校這個特殊的體製裏如何做到如魚得水,製定好目標,這才有了第二天張欣盛站在學校門口笑迎全校老師學生的場麵。
這裏麵也包括羅校長、馬主任和老媽了。
老媽有些驕傲的打了個招呼,羅校長的笑容裏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賞識,而馬永剛卻有些假笑,麵皮抽了幾下就算是笑了,和昨日表現完全不一樣,這讓張欣盛有些納悶,難道這位昨晚諸事不順沒得到滿足導致心情不好?惡趣地猜測著,臉上卻依然是不變的春風拂麵和煦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