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香豔的遭遇(1 / 2)

想到這裏,子默便開始琢磨起來,如何能盡快的宰了這個死太監,在京城裏動手,是不可能的,大帳裏的這幾位都是大明朝的忠臣,在北京動武,就相當於造反,他們絕不會幹的,那麼,隻有等到王振離開北京城,才能找機會動手。

這個死太監,除了土木堡事件,沒聽說他離開過北京城,看來,隻有在去土木堡的路上下手,要殺掉他,必須乘亂動手,要趁亂動手,又必須等到也先對大明軍隊動手,那才有機會。子默越想越頭疼,一旦有個閃失,凡雅便救不出來了,這事,還得好好想想。

也先是在派了兩千人之後動的手,看來,還有一些時日,想到這裏,子默有點安下心來。

自從子默名揚三大營之後,英國公府對他禮遇有加,老夫人親自下令,單獨辟出一個幾間房子給他使用,派給他專門的仆從,並且緊挨著張懋,老夫人有心讓他倆多交流,好讓自己的寶貝兒子跟他多長點見識。

英國公一家,一府兩公,聲名赫赫,田產地產和各種賞賜一定少不了,子默也沒有客氣的意思,安心的住了下來。

離開大營後,一行人回到了英國公府,子默直接回到了自己的書房,仔細琢磨著,如何搞掉這個死太監,並把凡雅就出來。

子默仔細的回憶著土木堡之變的前前後後,當時,蒙古人主要分為韃靼、瓦剌兩大部落,也先是瓦剌部的首領,蒙古大汗脫脫不花封他為太師。

也先不斷向大明王朝邀賞,邀賞的人數不斷增加,派兩千人來,卻索要三千人的賞賜,被王振這個死太監發現後,拒絕了他的漫天要價,隻按兩千人之數給賞,並減去馬價五分之四。

說實話,王振的這個做法是對的,子默雖然很討厭他,也很讚成他的這個做法。不過,在馬價上,王振做的過份了,也正是在這個上麵,徹底激怒了也先。

就在那一年,也先因為這個理由,派出四路大軍,東路,由脫脫不花與兀良哈部進攻遼東;西路,派別將進攻甘州(甘肅張掖);中路為進攻的重點,又分為兩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統率,直攻宣府圍赤城,另一支由也先親率進攻大同。

子默現在什麼也做不了,他現在隻能等,等到大明王朝亂起來,在混亂中尋找機會,閑來無事,找出各種借口,到王振的府邸去見凡雅,王振圖子默手中各種新奇的玩意,子默圖王振府中的凡雅,兩人各取所需。

剛開始幾次,子默還規規矩矩的給王振打聲招呼,到後來,連招呼都懶得打了,甚至有的時候空著手就去了,他一直吊兒郎當的,王振漸漸的就習慣了,以至於後來,看守府門的太監們見了他,連聲招呼都懶得跟他打。

子默每次來,都會給凡雅帶些好吃的,包括她最喜歡吃的芙蓉餅,凡雅還特別喜歡喝老北京的豆汁兒,子默不會做,都是現買上帶給凡雅,漸漸的,凡雅和子默熟撚起來,對他的戒心越來越小。

這一日,子默又來到了王振的府邸,守在附近的錦衣衛早就對他很熟悉了,任由他騎著馬向王振的府邸而去,到了門口,子默下了馬,手上拎著兩個盒子,大搖大擺的進了府門,門口的太監權當沒看見,也沒人跟他打招呼。

子默直接向後院走去,看見漂亮的姑娘,便嬉皮笑臉地打招呼,這些姑娘基本上都認識他,掩口而笑,飄飄然而去。

子默徑直向後院的湖心亭台走去,這裏是凡雅最常待的地方,遠遠的看去,湖心的那張虎皮大椅上,並沒有王振的身影,子默懶得看到他,他不在,子默正好如願,又從走廊繞了過去,看見凡雅正走過來。

子默拎起手中的盒子,高高舉起,凡雅見了,淺淺一笑,這笑容,子默太熟悉不過了,心裏感覺暖暖的。

兩個人迎上來,子默把兩個盒子放在一個石台上,打開其中一個,裏麵全是精致的糕點,包括她最喜歡吃的芙蓉餅,打開那個盒子,裏麵是一碗老北京豆汁兒,還冒著熱氣。

凡雅看到老北京豆汁兒,很開心,子默用衣袖在一張石凳上擦了擦,讓凡雅坐下,把老北京豆汁兒端出來,放到凡雅的麵前。

凡雅輕輕地端起老北京豆汁兒,淡綠中泛青色,聞了聞,有一股泔水的味道,絕對的正宗,喝了一口,在嘴裏回味著,真是一種享受。

子默撿起一塊芙蓉餅,要往凡雅的嘴裏塞,凡雅一把抓住子默的手腕,另一隻手從他手中接過芙蓉餅,輕輕的放到嘴裏麵,咬了一口,細細的嚼嚼,這是凡雅的習慣動作,子默看在眼裏,心裏很心酸,更加恨透了這個死太監,但是,為了凡雅,隻得暫時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