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巾之亂開始,強陰就一直是並州北方三郡的核心。 . .
或者,應該是北方三郡收攏難民的核心地。
在烏鮮叛亂之際,定襄和雲中往強陰輸送了數十萬的難民,雁門在那一個時間段,但是沒有送來多少難民。
不過隨著烏鮮叛亂被6海空平定下去,定襄和雲中兩郡就少有輸送難民過來了,而在往後的時間段裏,雁門那邊反倒成了輸送難民的主力了。
畢竟雁門挨著幽州和翼州兩個黃巾爆的重心地帶,所以這段時間,不少百姓圍了躲避黃巾之亂,從雁門那邊來到強陰這裏。
這些難民都是浪跡了一段時間,最終才在強陰這邊被安頓下來的,作為他們遭遇到的第一個願意大規模的收攏難民的城市,這些經曆苦難的百姓們對於強陰對於6海空是很有好感的。
強陰這邊不僅有糧食可以吃,聽還準備幫他們在這邊安頓下來,後續會給他們安排生計問題,讓他們重新在並州安家,這對於那些百姓來講簡直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難民在方方麵麵上都是十分滿意的,有些人在個別的地方上也會有些不滿。
有些人覺得有些不好的地方是,這裏分的吃食少了點,隻夠一個健壯的青年吃個半飽而已,而且隨著難民的不斷增加,難民最後都被遷移道城外了,在城外建立幾十上百個難民營地。
這樣雖然方便對於這些難民的管理,但環境上比就差了很多了,但這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幾十萬的難民湧來,能夠收攏就不錯了,哪能做到盡善盡美?
………………
強陰城外,一個收容爛民的營地當中。
一個身材魁梧的漢子,苦著臉捂著肚子,盡管剛剛吃了一個饅頭,但肚子裏依舊餓的慌。雖然那饅頭的分量不,但是一般的成年人吃都不頂飽了,更別他這一種練家子了。
餓的慌的,不僅僅隻有他,這個難民營裏基本上新來的人人都是這一個狀態。
“真是的,就不能多分幾個饅頭嗎?”一個尖嘴猴腮的青年,忍不住抱怨道。
“你這年輕人,知道什麼,刺史大人養得不是隻有你這一個人,他老人家收攏了數十萬難民了,幾十萬張嘴你以為好養活啊,有的你一口吃的就不錯了。”一老人家接口教訓道。
那尖嘴猴腮的青年聞言一癟嘴,正要什麼,卻突然看到糧食的隊伍當中,有一個漢子一手拿了兩個饅頭,一個人他就拿了四個,看到這一幕那家夥頓時不幹了,指著那漢子對剛剛那老頭到。
“不公平,為什麼我隻能一個,他一個人就能拿四個?是不是那些糧的,欺負我們新來的貪了我們的?”
“去去去,你這年輕胡些什麼,刺史大人清廉著呢,他手下的兵可都是好兵,人家那是去屯田的,人家幫忙屯田每兩頓,每頓四個饅頭而且還能有十個銅幣呢,你這是吃白食的能一樣嗎?不高興你也去屯田去。”
“屯田能多吃啊?”邊上的難民看這老頭知道的似乎挺多了,一個個趕緊湊了過來,七嘴八舌的問道。
“不僅屯田呢,聽刺史大人那邊還在招募長工呢,隻要有手藝的都能過去,被看上了不僅可以吃得更多還能住進城裏呢,對了,你們有沒有誰會武的?刺史大人正在城外擺擂招募將軍呢,刺史大人了,生逢亂世身為大好男兒就應該投身軍戎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