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戶籍改革點亮美好夢想(1 / 1)

戶籍改革點亮美好夢想

卷首語

作者:王偉林

近期出台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製度改革的意見》如巨石落水,激浪千層,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震動。執行了半個多世紀的城鄉二元結構可能因此得以根本性的破解,在我國社會管理的曆史上具備劃時代的意義。

《意見》提出:全麵放開建製鎮和小城市落戶限製,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製,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製度,建立居住證製度,健全人口信息管理製度;切實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權益。

戶籍改革被稱為改革中難啃的硬骨頭。毋庸諱言,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期,需要解決的問題格外艱巨,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但是,難啃也要啃,畏葸不前不僅不能前進,而且可能前功盡棄。國務院出台戶籍改革的相關方案,釋放了積極信號。

這項改革,將使“盲流”徹底退出曆史舞台,自由遷徙成為可能。《意見》指出:“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製度。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和由此衍生的藍印戶口等戶口類型,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體現戶籍製度的人口登記管理功能。”眾所周知,上個世紀50年代,為保障城市發展,限製農民盲目進入城市。如今,“盲流”不再,居住所在,就是居民。隻要願意,便可自由遊走於城鄉。這一刻,公民的尊嚴變得立體而豐潤。

隨著這項改革的推進,公民權利將得到實實在在的保障。戶籍的背後,是福利與權利。買房、交通、婚育、醫療、養老……一個城市戶口的含金量有多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的一份課題報告,以權威的論證,說明了城市戶口的顯隱好處:目前與戶籍掛鉤的個人權利有20多項,涉及政治權利、就業權利、教育權利、社會保障、計劃生育等各個方麵。可見,城市戶口附加太多有形或隱形的福利,甚至成了尊嚴和身份的象征。然而,傳統的戶籍製度卻像一座大山,阻礙了無數農民工的城市夢。他們盡管為城市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卻無法真正成為城市的主人。

如今,《意見》明確指出,“居住證持有人享有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的勞動就業、基本公共教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計劃生育服務、公共文化服務、證照辦理服務等權利;以連續居住年限和參加社會保險年限等為條件,逐步享有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的中等職業教育資助、就業扶持、住房保障、養老服務、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等權利,同時結合隨遷子女在當地連續就學年限等情況,逐步享有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中考和高考的資格。”也許,這離完整意義上的市民、離徹底的戶籍改革尚有距離,但積跬步之功,曙光就在前頭。

期待美好夢想,早日成為現實,讓每一位每個公民,都能公平享有各項權利,活得體麵而有尊嚴。當然,農民進城需要解決諸多問題。其中,能不能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務,直接關係到農民進城的意願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