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們為之苦惱的,隻不過是一則新聞。
《剩餘流量被清零,消費者狀告移動公司》
這則新聞標題乍一看起來十分的無厘頭。
流量月底清零,不是很正常嗎?
但鑒於這條新聞隻在短短幾小時內,就在中國的各個網站出現,興許是出於好奇心作祟,很快就有越來越多的網友點開新聞,一探究竟。
“今日,湘省潭州市消費者陸朋將潭州移通告上了法庭,原因是手機上網套餐的流量到了月底自動清零,原來,上個月17日,陸朋在潭州市某移動營業廳辦理了一個上網套餐:20元包300M流量。到了1月結束後,陸朋發現自己還剩下92M沒用完。到了2月1日,陸朋發現1月沒用完的流量在沒有任何告知的情況下全部被清零了。‘合同上沒說明剩餘流量會被清零啊。’陸朋覺得不公平,‘如果我超過了套餐的流量,運營商可是按照0.5元的費用收取呢。’。截至目前,移通運營商方麵並未作出回應。”
這個報道看似平常,卻是似乎帶著一種魔力,一種啟智的魔力。
看完這篇報道,幾乎所有習慣流量被月底清零的用戶,都陷入了長長的思索。
對啊,流量是我們掏錢買下的,憑什麼月底用不完就給我們清零了?憑什麼我們用超了,就要扣那麼多的話費?
一時間,“手機流量月底清零規則不合理”成為了全國當下最熱門的話題。
其實,這個狀告的是缺乏道理的,也是不可能能贏的,原因很簡單,超出套餐流量所扣的價錢,才是運營商所定製的“流量”這種虛擬商品的固定定價,而流量套餐,則是一種優惠商品,消費者在享受的任何流量套餐都等於是流量的打折產品,因為打折,所以有著月底清零的默認規則。月底清零自流量產生起就是各營業廳的統一規則,一開始的合同上肯定是有的,隻不過被消費者習慣以後,就沒有必要再合約上提及了。
這就是這位名叫陸朋的法律工作者狀告上法庭,所利用中國移通的空子。
是的,陸朋本身就是一個職業律師,故而他懂的利用一些不被常人所注意的漏洞去打官司。
至於官司能不能打贏,那都是次要的,畢竟隻要陸朋將這紙訴狀遞出,自己的任務就完成了,騰訊就會支付自己一大筆的收入。
是的,陸朋告移通案,就是騰訊的手筆,確切的說,是舒宇結合前一世的經曆,給騰訊馬總出的反擊三大巨頭的其中一計。
有人會問,既然明知官司會輸,那這場官司的意義在哪?
很簡單,就是製造輿論。
官司就算贏了,也無法讓財大氣粗的移通感到肉疼,但是官司即便輸了,如果讓全國人民都覺得這一項製度不合理,那就夠移通受得了。
沒錯,這裏說的是移通,而不包括其餘兩家運營商。
正所謂“傷其五指不如斷其一指”正是這個道理。
然而,此時正焦頭爛額的中國移通老總是不可能知道的。
他派出了許多法律專家,在各大網站上,以專業的角度去普及流量該是月底清零的法律常識,但鍵盤俠就是鍵盤俠,隻要認住死裏了,就會堅持到底,加上這條新聞激發了每個中國人骨子的“仇富情緒”,故而那些條條框框的法律常識,他們又怎麼可能聽得進去?
移通老總是真的沒有辦法了,隻得去聯係這次對付騰訊的盟友之一“中國電聯”。
然而,對方根本不接他的電話。
移通納悶了,他們也在忙嗎?難道他們遇到的問題比我們還大?
想想也是,雖然此時網絡上並沒有中國電聯的負麵消息,但是騰訊不可能隻對自己一個動手吧?肯定中國電聯發現了什麼,把消息攔截住了。
嘿,中國電聯的運氣太好了,為什麼先被攻擊的不是他們而是我們?
想到這裏,中國移通的老總神情有些不滿。
“汪董,汪董,出大事了!”就在這時,中國移通老總的助理神情十分慌張的跑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