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業的繼承人,絕大多數不可能是血脈相傳,絕大多數應該是從家族之外,企業家不是可以教育出來的,企業家是特質產生的”
-------------郭凡生
,“在中國所有做互聯網的公司裏,我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但我是最老的。”慧聰創始人郭凡生曾經這樣表示。當時,瀛海威、8848、新浪、搜狐的創始人還在美國讀書,電商教父馬雲也還在杭州兢兢業業地當他的英語教師。那時候的馬雲絕想不到事隔7年後會創立阿裏巴巴,並一躍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的領軍企業,當然,他也絕想不到自己會成為早他7年成立的慧聰最大的對手。
1992年,當時的北京還被稱為“自行車王國”,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會有一輛甚至幾輛,是北京人最基本的代步工具,尤其是早晚上下班高峰時間,大街小巷必定自行車如潮水。
也就在這一年的10月18日,在中關村高梁路斜街那並不寬闊的馬路邊,悄悄誕生了一家企業,它的名字叫著北京慧聰公關信息谘詢有限公司。創始人郭凡生是內蒙人,性格豪爽,說話直率,個子並不高,戴一幅眼鏡,很書生味,但偏偏臉膛黑黝黝的,用他自己的話說:黑,一是因為當兵,二就是公司創業時天天騎自行車找客戶時曬的。
公司是成立了,但剛來北京的郭凡生卻幾無人脈和資源,一切隻能靠白手起家。善於觀察的他發現喧鬧嘈雜的中關村每天都在進行電腦用品的交易,但沒人對信息進行整理。於是,他帶領員工們騎著自行車,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將家電、計算機等經銷商的報價信息收集起來,進行分類加工處理,然後油印了一本《慧聰商情廣告》的小冊子,麵向市場發行。當時的郭凡生並沒想到自己一不小心就開了中國商情分類廣告的先河,並最終造就了現在的慧聰網。郭凡生也因此被稱為“中國分類廣告之父”。
創業非常艱苦,慧聰的員工們每天都要騎行數公裏甚至數十公裏,從中關村到前門大柵欄,一個個企業跑,一個個企業去說服。企業並不明白花錢做廣告的意義,往往費盡周折也是白忙活,但員工們年輕,心裏裝滿了理想,苦中有樂。“那個時候,我從來不懷疑自己能不能掙到錢,我覺得自己肯定能掙到錢,而且掙到的錢不會少。”
苦,但是卻切中了市場需求,在競爭透明化的壓力之下,越來越多的商家接受了商情的方式,慧聰很快就成為中關村最大的商情信息提供商,郭凡生也輕鬆掙到了第一桶金,一年收入超過100萬
“每個人都相信,擁有神龍秘籍就天下無敵。”電影《功夫熊貓》裏做麵條的阿寶常被郭凡生提起。
“有人問我創業成功的秘籍是什麼,我說沒有秘籍就是秘籍。阿寶贏了太郎,就是因為他參透了神龍秘籍的精髓——法寶就是信自己。”
從創業時的7萬元發展到上市公司,郭凡生先是把中關村各商家的電腦價格放在一起比較,每周編一本《慧聰商情廣告》的小冊子,而每刊登一條信息商家就要付給慧聰100元。初嚐成功滋味後,慧聰將這種模式複製到了各個城市和各個行業。
像阿寶一樣,在磕磕絆絆中不停自省,不斷看到自己的心態短板和優勢,從而讓自己的內心逐漸強大,遂練成不敗之身。如果你因為堅信“麵條家族,血管中流著麵湯”,就不會做功夫夢,那麼你一輩子都會在賣麵條。
慧聰業績的持續增長,風險投資商IDG開始主動向其伸出橄欖枝。郭凡生表示,IDG進入中國後,一直關注慧聰發展,曾多次提出對其進行投資的要求,但都遭到拒絕。“慧聰網從來不缺錢,但隨著中國加入WTO步伐的加快,我開始意識到一定要將公司從個人公司打造成為公眾公司,這才考慮引進風險投資。”郭凡生說,“我們前麵沒有競爭對手,在這種情況下,就得自己清楚跑到哪兒該怎麼做。”
1999年,按照雙方協商,IDG向慧聰網注資,金額達3000萬人民幣。
2003年12月,慧聰網正式登陸香港創業板,發行價為1.09港元,並在上市當日創下上漲三成的紀錄。
孫德良:網盛科技董事長
1995年畢業於沈陽工業大學計算機專業。
1997年以來,成功運營了中國化工網、全球化工網、中國紡織網、國際紡織網、醫藥網等全國知名的電子商務網站集群。2001年建立了全球化工網,合並了全球最大的化工數據庫搜索引擎。
其帶領的網盛科技為中國“互聯網寒潮”時代第一個贏利的互聯網公司,被媒體譽為“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另類標杆”。
下回《 神槍手》關注孫德良和網盛科技。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