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霍然明了(1 / 3)

得知當年已被趙王爺立了衣冠塚的秋娘沒死,雨晴已是驚訝,此時聽公主如此說,越發驚愕。

雨晴入趙王府時趙王妃沐歌已逝,然伴在公主身邊多年的她從對趙王妃忠心耿耿的王美人和徐美人口中得知,趙王妃尚是沐將軍府大小姐時曾對隨國公府的大小姐楊麗華有救命之恩,兩人非但是閨中手帕交更是生死之交,之後貴為太子妃的楊麗華可稱得上是趙王妃臨終“托孤”之人。

趙王妃知自個一去,正值壯年的趙王爺自守不住寂寞,勢必還會有繼妃入趙王府,一旦繼妃得寵,再生下兒女,隻怕趙王會就此薄待了失母的嫡長女。

且沐老將軍年事已高,膝下隻愛女沐歌一個,沐歌無嫡親兄弟姐妹幫襯,沐府敗落在所難免,病重的沐歌擔心無外祖家護佑的女兒宇文芳日後會受繼妃欺淩,這才“托孤”給當時尚是太子妃的天元大皇後楊麗華。

於雨晴看來,天元大皇後楊麗華非但是趙王妃的生死之交閨中好友,更是護佑宇文芳平安長大的恩人,趙王府雖無繼妃,可自趙王妃故去,深受打擊卻又似從此放縱自我遊戲人間的趙王爺左一個美人又一個侍妾的往府裏抬,甚至將個婢子出身的封為了辰夫人……

若非尚是太子妃的楊麗華幾次從中使了手段,怕是笑裏藏刀內裏奸滑的辰夫人早已是趙王府的繼妃了。

之後貴為天元大皇後的楊麗華更是明晃晃的直指婢子出身的辰夫人實難堪皇族宗婦之位,直接斷了辰夫人登上繼妃之位的美夢。

自宣帝登基後,整個趙王府在狐性多疑暴虐殘忍的宣帝幾番血腥清洗殺戮下能安然無恙,這其中也少不得天元大皇後的庇護,若說天元大皇後唯一對不住趙王妃的,便是沒能勸阻得了宣帝一道聖旨將宇文芳遠嫁塞外。

可,君無戲言!

事關宣帝的以女止戈,和親塞外以安邦的決策,便是天元大皇後也是無力阻止的吧。

可為何,明明說的是池安兒和秋娘,公主怎就提起了天元大皇後,還,目露複雜,甚至含了絲懷疑和失望?

“公主,您的意思是天元大皇後已知池安兒是秋娘的女兒?”

雨晴清亮的瞳子裏一片懵懂。

雖說秋娘就是當年被趙王爺幾近掀了京師和城效、親自帶兵殺進匪窩也要找出來的女人,可貴為中宮之主的天元大皇後怎會去關心個小宮女的家事?

總要有個由頭吧?

要知道這小宮女還不是在天元大皇後的“弘聖宮”伺候服侍的,天元大皇後豈會對她上了心?

可……

未及雨晴想個明白,芊芊玉指摩挲著鳳佩的宇文芳杏眸波光閃,已幽幽出聲:“強搶入宮,池安兒說她是被官差抓著手在自願賣身入宮為婢的官契上按下的指印,而後硬生生拖走的……”

聲音忽的一頓,若有所思:“難怪我當時聽池安兒所說就心覺古怪,怎竟有官差強搶良家子入宮為婢之事,原來,竟是這個緣故。”

“一入宮門深似海,更遑論一小小宮女,便是死了,也是死的悄無聲息,”宇文芳杏眸寒,明明眉眼之間瀲灩生姿,卻似一股寒泉水從中流淌,聲音涼涼,“令人骨肉分離,逼著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入宮為婢,不痛痛快快的殺了她,卻欲生生磋磨死她,這份恨意,隻怕是源於她的父母吧,想來,有本事能令官差強擄良家子為婢,更痛恨秋娘入骨,連帶著見不得其女兒好,讓她們母女分離生受這份活罪煎熬的,除了那位笑麵佛辰夫人,還有其誰?”

之前宇文芳不解之事,在看到這枚鳳佩時,霍然明了。

“之前聽雲兒說她幾次見池安兒悄然落淚,逼得急了,池安兒才說是思及父母心有難過,說其母多年前不慎摔落懸崖失了記憶毀了容顏且不良於聲,如今她父親在她被人抓走入宮為婢時被打得吐血還險些失明……原來,這一切竟都是有原因的。”

“難怪活著的秋娘不曾想方設法向我父王求助,莫說她已失了記憶,想來,便是毀了容顏的她站在眼前,也已是相見不相識了吧。”

心思剔透的宇文芳猜的八九不離十,卻不知秋娘並未失憶,在池安兒被抓走後,她曾試著求助過趙王,卻是連趙王府的門都進不去。

而辰夫人之所以還能留她活著,不過是心腸歹毒,讓她生生受這份活罪罷了,之後擔心事發想殺掉秋娘時,秋娘和池遊醫已被沫珠派人悄然接走安頓在它處。

雨晴神色一凜:

這怎又扯上了辰夫人?

難道當年秋娘及其父母被土匪擄走慘遭殺害之事竟與辰夫人有關?

可若說佛口蛇心的辰夫人能作出這等惡事,雨晴卻是信的,畢竟,就她所知,王府中三個得寵的侍妾病卒,兩個有孕的美人因意外身故,外加一個婉夫人和已成形的男胎之死,都與辰夫人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