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以酒入道(1 / 2)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真當好詩,堪稱絕句呀。”錦袍默念著,眼中異彩綻放,目光緊緊地注視著淩雲楓,期待著他的下文。

前者期待的目光下,淩雲楓神色依舊一臉淡漠,悠悠道:“至於酒的第三重境界乃是融情之境

此種境界已入風雅之境,喝酒之人一般心中夾雜著萬千情緒,無處陳述,隻有借助酒氣吐露而出,而此時這些人表現出來的基本上都是人性的本真,性情的流露。

這些人喝酒有的為了消解心中煩愁,如有言曰:“銷憂者莫若酒,但是酒入愁腸愁更愁。”

本想借酒澆,卻不知酒隻是能給人帶來短暫的輕鬆和快樂。但人不可能真的長醉不醒,人總會從醉鄉裏醒來,醒來之時發現先前的快樂不過是鏡花水月,愁緒隻能加深而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除此之外有的人為的是傾訴對戀人、親人的眷戀之情,有的則是憤述著人世的不平。總之林林總總,都是為了將自己的情懷融入酒中,無論這滋味的酸甜苦辣鹹。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隨著淩雲楓這一段話落下,錦袍胖子以及土坡下的眾人盡都陷入沉思之中,就連那瘦小的少年也不另外。前者的這一段話無疑是道出了眾人壓抑在內心的心聲。

此時,眾人臉色都變得有些激動起來,呼吸稍稍沉重,似乎心中壓抑著一口欲要釋放出來的勁氣一般。

但是眾人都沒敢發出聲音來,而是一臉誠摯的望著土坡上的淩雲楓,期待著對方接下來的教論。

這時候這些人望著淩雲楓的眼神之中充滿了尊敬之色,還有一絲隱隱間的崇拜,那模樣就像是一群信徒在接受神靈的指點似的。

說到這時候,淩雲楓自己似乎也進入了一種奇妙的狀態之中,目光清澈如水,平靜無波,低聲說道:“飲酒的最後一重境界,亦是最高境界則是悟道之境。

得酒之真趣者並不屑於作達歡之飲, 達歡之飲多傷身; 也不屑於作澆愁之飲, 澆愁之飲不僅傷身而且傷神。

飲酒的最高境界乃是飲酒悟道,通過飲酒使人擺脫世俗利欲的牽絆, 虛靜人心,滌除塵慮,率真性靈,進而體會世間道法。

酒乃天地間的尤物,然而它的真意卻不在滿足肉體上的享受,而是作用於人的心神。

酒是使人從塵世中超拔來的證道之具,是悟道之筌蹄, 若得悟道, 則筌蹄可舍。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飲酒不是酒色肉身關聯的求歡之飲, 也不是為暫時忘卻捆縛心靈的澆愁之飲, 而是讓人在微醉朦朧的情境下實現性靈的超升, 通過對外在知覺的鈍化 而促使內在靈性的利化。

酒是使人從凡塵的操勞之中抽身而出, 物我兩忘, 與道遷化。

自然酒不在多寡、清濁。我飲不盡器,半酣味尤長。

飲酒是為了體驗天地氤氳時的那種朦朧如初春景象之美, 是體道之飲。

追求這種超越境界並不一定要飲多少酒, 酒不是澆愁之物, 而是養氣頤真之具, 到口微醉, 滿懷皆春, 與物無際, 交遊伏羲。

所以酒是悟道之具, 是證道之筌蹄,此便是飲酒之真諦。

把酒入腸,如鼓風帆,入蓬萊,升雲端,全然不是人間態,此種境界謂之仙境。非有囊括宇宙之胸襟,吞吐天地之雅量,稚若嬰童之情趣不足以達此境。”

“超脫凡塵,虛靜人心,滌除塵慮, 率真性靈, 進而體會世間道法……說來簡單,想要做到卻是比登天還難呀!”錦袍胖子一臉歎息道,神色變得惆悵不已,神色變幻不定,心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物我兩忘, 與道遷化……”

土坡之下,那老者布滿皺紋的臉頰紅光閃爍,整個人變得精神了許多,目光變得極為平靜著,搖頭低聲唏噓道:

“囊括宇宙之胸襟,吞吐天地之雅量……這哪是酒的境界呀,這明明就是高深的武道之境,若是能領悟這些道義,那在武道之上必能再進一步。

不,這一席言語,簡直是讓人受用終生,沒想到來滄溟海一趟能遇如此奇人,受到這般高深的指點,這一行的收獲簡直勝過我十年的閉關苦修。”

“是呀,是呀!”許多人都是頗有同感的點了點頭道。

還有許多人仍是低著腦袋一臉沉思著,口中還在默念著什麼。

半響過後,那土坡之上的錦袍胖子似乎是想通了什麼,深吸了一口氣,臉上露出輕鬆的笑意,突然站起身來昂天快意大笑著:“哈哈……我明白了,我明白……哈哈,原來我這十多年來竟是白活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