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麗娜思考沒多久,便答應了任職武主部部長。
這可是武主親自來請,她縱然再不想浪費自己的時間,也不得不答應。不過她也提出了一個意見:部長權利太大,應再增加兩人,平分權利,相互製衡,共同管理武主部。
武主衛是秦紹留給盧娜的,製約與削減部長的權利,於集權無意,且違背他設立武主部的初衷。
不過安吉麗娜的擔心到給他提了個醒,神衛是一把尖刀,不需要自己的意誌。武主衛卻是以學生為骨架建立,在成立之初,便被霍格沃茨的思想所武裝。
霍格沃茨四大學院,勇敢、智慧、勤勞、等級,四種思想,必然會衍生出四種派係。以盧娜的手段,明顯駕馭不了這四種存在與演變千年地思想之間的碰撞爭鬥。
事實上,就連霍格沃茨的曆代校長,包括四大創始者及創始者後成就最高的鄧布利多在內,都沒能讓這四種力量融為一體。
斯萊特林四人一念間放出的思想怪物,一千年來不斷吸取著養分,在一波又一波的學生中,灌輸自己的理念,借助各自的代言人,爭奪著霍格沃茨的主導權。
伏地魔便是這一代斯萊特林的傳人,是等級思想所選出的代言人。鄧布利多則屬於拉文克勞一方,智慧是他的武器,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是他的準則。
十年前,伏地魔因意外失去肉身,鄧布利多暫時獲勝。
十年後,伏地魔再度歸來,鄧布利多布下一個又一個局,一個又一個棋子,最終徹底消滅伏地魔,自己也獻出了生命,最後麥格上位,一場爭鬥下來,白白便宜了格蘭芬多!
盧娜比不上鄧布利多,即使作為盧娜的師傅,秦紹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就連老奸巨猾的鄧布利多都死在了思想鬥爭中,盧娜的小身板估計更是挨不了幾下。
千萬不要小看思想鬥爭,六七十年代,華國那些戰功彪炳的人,不都被一個個拉下了馬,囚犯般遊街示眾嗎?
這還隻是兩種思想間的爭鬥而已!
若盧娜若想徹底掌控武主衛,這攔路的四堵高牆不可避免的會遇到。
到那時,血腥必定會上演,哪怕他們有著共同的崇拜對象!
秦紹是一個好師傅,自然不會把這個難題留給自己的徒弟,不過能延續千年的思想,那一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即使是遭人詬病的血脈等級思想,背後也有著龐大人群的認同與維護。
就如同此方世界的華夏民族,仁義禮智信主導了整整一部曆史書,並隨著漫長的歲月,一點一滴的融進了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炎黃子孫的骨髓裏。
即使在某一時間段被人遺忘,但流動的血液,會讓這個民族在某一天、某一刻,重新憶起這還未徹底消逝的思想,三千年前,十五國風在宮廷上方的飄揚!
一種思想,承載了一類人群,鑄就了他們性格的脊梁。即使是宅男,也有著安逸慵懶的思想做“宅”的精神基礎,高喊著“若出門,寧毋死”,心安理得的宅在家裏。
等級造就了霍格沃茨中的斯萊特林人,也侵蝕了武主衛中六分之一的成員。
秦紹並不在意這些人的實力,他擔憂的是這些人團結起來所形成的合力。
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千萬人的合力卻足以令天地變色,這種合力一旦爆發,其智慧將是無窮的,力量亦是無盡!
千夫所指,無疾而終!
因果之力,遠不是現在的秦紹,所能涉足的領域。三國世界裏,他救不下曹操,哈利波特世界裏,在因果麵前,他一樣無力!
就連天道不滅,自身不死的聖人,都不願惹下過多的因果,在聖人麵前連螻蟻都算不上的秦紹,畏懼因果也算不得膽小軟弱。
不過……
效仿一下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策略,卻是可以的!
霍格沃茨要保持穩定,隻得以懷柔策略對待四種思想,讓它們處於平衡。
武主衛更傾向於戰鬥,內部動蕩傷害不了根本,即便武主衛因此而瓦解,也不過是少了一把不聽話的“武器”,對秦紹來說,完全沒有分毫損失。
正因如此,霍格沃茨的四大學院才會一直存在:霍格沃茨的曆代校長不敢放手去做,因為失敗的後果,他們承受不起。
而秦紹卻敢,大不了失敗而已,他可以承受!
於是,格蘭芬多所代表的勇敢,便成了秦紹的首選,成了那個獨尊儒術中的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