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又到“兩會”時(1 / 1)

又到“兩會”時

卷首語

每年的全國兩會,已經成為中國政治生活中的盛會。同時,兩會也是世界媒體關注的焦點。

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齊聚首都北京,行使參政議政的神聖職責。圍繞國計民生提出建設性的提案,推動我國政治建設、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

兩會代表、委員都是我國社會方方麵麵的中流砥柱和社會精英,是社會各個領域的代表。他們是連接社會的紐帶,許多代表委員的提案都與本職工作相關聯,反映民意,有助於各級政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十八大以來,我國無論在國際舞台、國內建設、民生發展、反腐敗等方麵都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中國已經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國的發展觀,中國的治國執政理念,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新常態下,代表、委員如何參政議政,這是今年社會各界對兩會代表的期待。

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在中央黨校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麵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講話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並形成了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全麵深化改革、全麵依法治國、全麵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這個戰略布局,既有戰略目標,也有戰略舉措, “四個全麵”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每一個“全麵”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四個全麵”的提出,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和國家各項工作關鍵環節、重點領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內在邏輯更加嚴密,彰顯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總體框架更加完整,趨於成熟。

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將如何站在國家戰略的高度,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習近平“四個全麵”作為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具有大局意識,高屋建瓴,有的放矢的參政議政,交出一份令人民滿意的答卷,全社會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