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有效閱讀的抒情美文 7.(2 / 2)

我願秋常駐人間

廬隱

提到秋,誰都不免有一種淒迷哀涼的色調,浮上心頭;更試翻古往今來的騷人、墨客,在他們的歌詠中,也都把秋染上淒迷哀涼的色調,如李白的《秋思》:“……天秋木葉下,月冷莎雞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華滋。”柳永的《雪梅香辭》:“景蕭索,危樓獨立麵晴空,動悲秋情緒,當時宋玉應同。”周密的《聲聲慢》:“對西風休賦登樓,怎去得,怕淒涼時節,團扇悲秋。”

這種淒迷哀涼的色調,便是美的元素,這種美的元素隻有“秋”才有。也隻有在“秋”的季節中,人們才體驗得出,因為一個人在感官被極度的刺激和壓軋的時候,常會使心頭麻木。故在盛夏悶熱時,或在嚴冬苦寒中,心靈永遠如蟲類的蜇伏。等到一聲秋風吹到人間,也正等於一聲春雷,震動大地,把一些僵木的靈魂如蟲類般的喚醒了。

靈魂既經蘇醒,靈的感官便與世界萬彙相接觸了。於是見到階前落葉蕭蕭下,而聯想到不盡長江滾滾來,更因其特別自由敏感的神經,而感到不盡的長江是千古常存,而倏忽的生命,譬諸曇花一現。於是悲來填膺,愁緒橫生。

這就是提到秋,誰都不免有一種淒迷哀涼的色調,浮上心頭的原因。

其實秋是具有極豐富的色彩,極活潑的精神的,它的一切現象,並不象敏感的詩人墨客,所體驗的那種淒迷哀涼。

當霜薄風清的秋晨,漫步郊野。你便可以看見如火般的顏色染在楓林、柿叢、和濃紫的顏色潑滿了山巔天際,簡直是一個氣魄偉大的畫家的大手筆,任意趣之所之,勾抹塗染,自有其雄偉的豐姿,又豈是纖細的春景所能望其項背?

至於秋的犀利,可以洗盡積垢;秋月的明澈,可以照燭幽微;秋是又犀利又瀟灑,不拘不束的一位藝術家的象征。這種色調,實可以蘇醒現代困悶人群的靈魂,因此我願秋常駐人間!

夏的歌頌

廬隱

出汗不見得是很壞的生活吧,全身感到一種特別的輕鬆。尤其是出了汗去洗澡,更有無窮的舒暢,僅僅為了這一點,我也要歌頌夏天。

其久被壓迫,而要掙紮過——而且要很坦然的過去,這也不是毫無意義的生活吧,——春天是使人柔困,四肢癱軟,好象受了酒精的毒,再無法振作;秋天呢,又太高爽,輕鬆使人忘記了世界上有駱駝——說到駱駝,誰也忘不了它那高峰凹穀之間的重載,和那慢騰騰,不尤不怨的往前走的姿勢吧!冬天雖然是風雪嚴曆,但頭腦尚不受壓軋。隻有夏天,它是無隙不入的壓迫你,你每一個毛孔,每一棵神經,都愛著重大的壓軋;同時還有臭蟲蚊子蒼蠅助虐的四麵夾攻,這種極度緊張的夏日生活,正是訓練人類變成更堅強而有力量的生物。因此我又不得不歌頌夏天!

二十世紀的人類,正度著夏天的生活——縱然有少數階級,他們是超越天然,而過著四季如春享樂的生活,但這太暫時了,時代的輪子,不久就要把這特殊的階級碎為齏粉!——夏天的生活是極度緊張而嚴重,人類必要努力的掙紮過,尤其是我們中國不論士農工商軍,哪一個不是喘著氣,出著汗,與緊張壓迫的生活拚命呢?脆弱的人群中,也許有詛咒,但我卻認為隻有虔敬的承受,我們盡量的出汗,我們盡量的發泄我們生命之力,最後我們的汗液,便是甘霖的源泉,這炎威逼人的夏天,將被這無盡的甘霖所毀滅,世界變成清明爽朗。

夏天是人類生活中,最雄偉壯烈的一個階段,因此,我永遠的歌頌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