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連中三元(久居冠名)(2 / 2)

皇帝說:待會擬一張“文令”,遞與閩南主管科舉的王彥生,告訴王彥生,特事特辦,不許阻擋那女子科舉——這次,要用這女子,殺一殺那些讀書人的銳氣,讓他們知道知道,這天下之大,奇人無處不在,便是一女子,也能在科舉上,讓男兒顏麵皆失!

翰林供奉聽了大喜。

皇帝開了“綠燈”,李蒹葭自然順利的參加了科舉。

不過,李蒹葭參加科舉後,勢如破竹,鄉試發榜,高居第一,中了“解元”。

開了春,李蒹葭再次趕往京城趕考,進行禮部主持的會試,妙筆生花,寫出了錦繡文章,成為了“貢士”,貢士中,再次名列第一,拿下了“會元”。

連續兩次考試,李蒹葭都拿到了頭籌,犀利無比,像是一根錐子,非常順滑的紮進了一塊絲綢裏!毫無阻礙!

京城裏頭,一些賭場,暗押這一屆的狀元,其中最大的熱門,就是李蒹葭。

一時間,京城老百姓,飯後談資,都是那個女子天才——李蒹葭。

除了閑談的閑人,李蒹葭的七個哥哥都偷偷的去了京城,他們急得像是熱鍋上的螞蟻。

李蒹葭隻差最後一次殿試了——隻要參加了殿試,很大可能都是“同進士出身”了,到時候,整個狀元世家,就成了李蒹葭做主了。

他們這些當哥哥的,還想繼承家產?就算能繼承,那也得被人笑掉大牙。

並且,如果李蒹葭一旦拿下了狀元,那就是“連中三元”,科舉那麼多狀元,真正連中三元的人,隻有屈屈十幾個人!這是何等的榮耀?李蒹葭連中三元之後,估計回家就是族長。

怎麼辦?

最後,當大哥的,想出了一條好計策,這個計策,絕對能夠毀了李蒹葭。

他們想好了計策,就在“殿試”之前,到處運作。

很快,殿試開始了。

殿試是在皇宮大殿上,由皇帝主持的,殿試之後,會把考生分成三等,一等有三名——狀元、榜眼和探花,二等則叫“進士出身”,三等叫“同進士出身”。

一般情況下,皇帝不怎麼主持殿試,都是交給位高權重的大臣來主持。

但是這一次殿試,皇帝親自主持,因為很有可能見到“連中三元”的情景。

皇帝第一個考察的,就是李蒹葭。

皇帝以“書生”為題,考李蒹葭。

李蒹葭依然延續了會試和鄉試時候的神奇表現,文曲星附體,口若懸河,一陣抑揚頓挫的演說,征服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也征服了皇帝的心。

皇帝心裏對李蒹葭的才華,那是真的大為讚賞,但是,他卻有了很重的心思,甚至在懷疑,自己批準李蒹葭參加科舉,是不是一個錯誤的行為。

期間,其餘的考生,也都一個個回答了皇帝的試題,但是……隻要有耳朵、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來,這場的狀元,非李蒹葭莫屬。

莫非,這第一個女狀元,就要被李蒹葭收入囊中了?甚至李蒹葭還是以“連中三元”的強大姿態,拿下了這個狀元?

這傳揚了出去,怎麼讓天下的讀書人做人?寒窗苦讀,竟然比不上一個小女子?

很快,殿試結束了,皇帝還在等,等一個才華不說超過李蒹葭的人,至少也別落後太多啊!不然的話,他想暗箱操作都沒機會。

但依然沒有?

其餘人的表現,和李蒹葭,完全不是一個檔次上的。

最後皇帝沒辦法,隻能宣布:當場殿試第一——李蒹葭,連中三元!大才。

皇帝心裏也很惱火啊……他隻是想借著一個女子,來殺一殺讀書人的銳氣,他原本以為李蒹葭,無非就是能中個進士,可現在呢?李蒹葭才華驚豔,連中三元,這就不是殺讀書人的銳氣了,這是讓整個國家的才子蒙羞,讓全國讀書人感覺到奇恥大辱,其中許多書生,估計都會對科舉失去信心。

皇帝是要一個女狀元,還是要全天下的讀書人?答案自然是後者。

他宣布李蒹葭拿下狀元的語氣,都有氣無力的,就在這個時候,來參加殿試的考生裏麵,忽然有七八個考生,直接跪在了地上。

“皇上!李蒹葭並非狀元之選,小人有話要說。”

咦?

皇帝本來低沉的心情忽然恢複了不少,他看向了那七八個考生,問:有何話說?

那幾個考生,一起說道:李蒹葭……並非大才,她不過是個文抄公——是天下讀書人的恥辱!

p..s:第一更到了哈!麼麼噠,第二更正在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