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槍支(2 / 2)

“新的槍口裝置外表為圓柱形,完全是整體機加工出來的,長81mm,直徑25.8mm,內部為雙室結構;前室的兩側各銑有一個大的方形開口,開口的後斷麵切割出鋸齒形槽;後室開有3個直徑2.5mm的泄氣孔,分布於上麵和右側麵。根據氣體動力學原理,從膛口噴出的火藥燃氣在這個槍口裝置中進行兩次衝擊、兩次膨脹。氣體在通過後室時,有部分氣體從後室的3個泄氣孔噴出,以達到製退和減震的綜合作用;在通過前室時,大開口後端麵的槽會使氣體偏流25度,讓足夠多的氣體反衝在開口的前端麵,進一步降低後坐力。另外向右上方噴出氣體可以減輕槍口射擊時的上跳,也有利於提高射擊精度。由於小口徑彈藥後坐力低,加上這個槍口裝置的效果,AK-74的連發散布精度大大提高了。不過這種製退器雖然製退效果明顯,但卻有另一個缺點,槍口焰會比較明顯,尤其在黑暗中射擊。 AK-74射擊時槍托所受的後坐力為1.42m/kg,而M16A2為2.97m/kg,AKM則為4.31m/kg。效果非常明顯,即使是未經過訓練的人都能很輕鬆地進行全自動射擊,而且散布精度比其他同類槍械要高。不過要注意的是,AK-74的單發精度仍然是比較低,這與AK係統的先天性不足有關。”

“AK-74的照門仍為缺口式,卡拉什尼科夫認為缺口式照門的優點是瞄準速度快,不過比較起西方流行的覘孔式照門射擊精度還是差了點,而且槍機撞擊機匣的問題也沒有解決,射擊精度仍然是低於西方槍械。但與AK-47和AKM相比,AK-74的精度已經是大大提高了。根據前東德的試驗,在300米距離上,AK-47和AKM的命中率為29%,而AK-74為40%。一個在阿富汗戰爭中獲得紅星勳章的俄羅斯老兵說,他經常在450米甚至600米距離上使用AK-74,看來實用射擊精度是顯著增加了。”

“彈匣材料為模壓成型的玻璃纖維塑料,生產簡單,成本低也低。彈匣強度高,堅固耐用,曲度減小,側麵無突筋和凹槽外表平滑最初的彈匣是橙色的,後來又生產了黑色和深棕色的彈匣。”

“AK74步槍有兩種槍托:木製固定槍托稱之為AK-74底板上有黑色橡膠墊,使抵肩射擊時更穩定,而且有緩衝作用的效果AK-74的木托槍與AKM很相似不同的是兩側加工有長約100mm、寬19mm的槽,以作為識別標誌骨架形折疊槍托,稱之為AKC-74(配裝於精銳部隊)。AK-74的小握把用模塑製成,護木用層壓木板製成。除了AK-74和AKS-74外,這一型還包括有在機匣左側裝有光學瞄準鏡座的AK-74N和AKS-74N。AK74配有40毫米榴彈發射器,可發射殺傷榴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