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朦朧的金三角(2 / 2)

後來網吧雖然興盛起來,不過王亭章並沒有管家裏要錢去上網,爸媽有多幸苦他是知道的,學習不好已經對不起爸媽了,再拿爸媽麵朝黃土背朝天幸苦賺來的錢去玩樂那豈不是大不孝!

當然王亭章在大學之前之所以沒上過網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高中時期距離學校最近的網吧也有十多裏地,要去上個網其難度可想而知。

首先,要昧著良心撒謊跟爸媽要錢,那時上一個小時聽說要兩塊錢,不過要上不上個三四個小時的肯定不會盡興,那就要七八塊,上十塊。

其次,就是王亭章所在的高中雖然坐落在鄱陽湖畔,風景優美,不過距離縣城卻有20多公裏、學校的前身是共青團大學,文革後逐漸變成了高中,而距離最近的小鎮也有5、6公裏,那裏有距離學校最近的網吧,據說隻有10來台電腦。跑十多裏去上網太遠不說,稍微去晚一點就沒你的份了,上網的人實在太多了,據說很多人最後都是幾個人共一台電腦玩。

然後就是因為地處偏避,好的師資都去縣城的高中了,這裏自然找不到什麼成績好的學生,這裏的學生分為兩種,一種是王亭章這種很乖但是成績不好的,另一種是成績同樣不好,但是非常調皮搗蛋的,甚至是爸媽逼著來念書的頑劣之徒。

可想而知這裏可以說沒什麼優勢,師資不高,學生頑劣,不過這裏的老師並沒有自暴自棄,他們總是盡可能教學生更多的知識,不過似乎並不得其法,因此年年下來學校的總體成績總是在所有縣高中裏麵排最後一名,當然這也沒什麼奇怪的,這裏的學生底子都是全縣最差的,要是這些老師能把他們的成績教上去那才奇怪了。

學校的老師年紀大多三四十歲或者五十多歲,思想比較保守,學生上網被認為是玩物喪誌,老師們可謂是恨鐵不成鋼,因此每個星期天都騎著摩托或者自行車去十裏外的小鎮上的網吧裏去抓學生,雖然沒有親身體驗,不過相信當自己班主任冷不丁的出現身後時,那會駭成什麼樣……嘿嘿……不過這個原因應該是阻止了很多學生暢快上網的心情,而王亭章因為這個原因將僅有的那點熱情也澆滅了。

還有一個依然跟錢有關,這不是電視劇,學生再窮,穿的也很潮,這裏完全看不出來很窮,不管有錢還是沒錢都是穿那個土鱉的校服。

比較能區別家境好還是不好的估計隻有學校的食堂了,因為承包給了私人,一頓飯要3、4、5、6塊,飯一般4、5、6毛,菜則有1.5、2、2.5、3元,家境好的同學就吃食堂。王亭章這種的都是每個星期回家帶米和幹菜回學校,所謂幹菜就是曬幹的鹽菜、蘿卜絲,星期天做好,一直要吃到下個禮拜星期天,也就是整整一個禮拜。********************************

第三次推到重寫了,大家重新看,有鮮花來點鮮花,還有收藏,表示很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