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用錢堆出來的明星(2 / 2)

相對的,對安惠的安排可就有些差強人意了。歌曲的製作以室哲明負全責為由甩手不理,對MTV拍攝的投入也小氣到令人發指。《NEVER END》的發行宣傳來自唱片公司的少得可憐,若不是趁著七國首腦論壇打響了名氣,可就真稱得上“默默無聞”了。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黎威用活生生的事實再次證明了這句話的正確性。

悠子的新歌很快便出來了,而在大量金錢攻勢的幫助下,單飛後的第一首單曲取得了壓倒性的成功,不僅堂而皇之登上排行榜首,銷售量上也是節節攀升。

人們總是喜新厭舊的。在安惠稱霸歌壇兩年之後,多多少少有些人會出現一絲倦怠,而悠子的出現則滿足了他們求變求刺激的心性,尤其是那些十幾二十歲的小姑娘們,簡直被那絢麗奪目至眼花繚亂的造型給刺激得不知今夕何夕,瘋狂追捧的效果就是悠子隱隱然已經形成了一股足以跟安惠分庭抗禮的實力。

安惠不想比的,但她周圍的人卻不是這樣想,所以一時之間,她身上的壓力陡增。

不單隻是她,凡是打上了“室哲明印記”的歌手和組合在唱片公司中的地位都普遍下降。各種投入減少了不說,曝光的機會也大不如前,尤其是室哲明對自己的歌要求頗高,連細微的的細節之處也要求做到盡善盡美,如此一來一首歌的製作時間往往要花費數月。黎威的做法卻完全不同。

當室哲明一首歌還沒有完成的時候,悠子已經發行了三首新歌了。不求最好、隻求最多,這就是黎威的造星策略。不斷用新歌對大眾進行心理轟炸,而且每首新歌就算歌曲本身算不上最好的,至少在包裝上絕對獨一無二,這就滿足了絕大多數年輕人渴盼標新立異、不斷追求變化的潮流,於是,悠子的身影席卷了整個媒體,當鋪天蓋地都是她的廣告、海報,報紙上天天追蹤著她的行蹤,唱片行裏她的唱片擺滿了整個貨架的時候,人們赫然發現,一個新的天後產生了!

原來明星也是可以用錢堆出來的!

悠子的成功打破了原來成名隻能用實力說話的格局,不少人的信念受到了嚴重衝擊,一時之間,跟風模仿者有之,大歎世風日下者有之,鄙夷不屑者有之,羨慕嫉妒者有之。整個演藝圈的風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批所謂的“明星”冒出頭來,頂著“弄潮兒”的帽子光怪陸離,想盡花招吸引著人們的眼球,然而在真正的歌唱能力上卻隻能用“五音不全”來形容。

對於這樣的改變,真正的音樂人們也隻能搖頭歎息了。雖然在年輕人的眼裏他們或許已經“落伍”,但對真正的音樂的追求卻並未因此而停下腳步,恰恰相反,這種追求的渴望更加強烈了,因為他們要向所有人證明——明星可以是用錢買出來的,但真正的音樂無論多少錢也不可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