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劫難(三十六)(2 / 2)

女娥與血龍鳥站於了原地,望著那快速飛來的竹球,打在了他們的胸上。

“看來,今晚與主上同樂的,就是他們二位了。”士兵對著眾鬼民道,四周再次響起了號角。

“二位,請。”兩士兵來到了女娥與血龍鳥的麵前,分別伸出了一手,以示禮節,請了他們進去。

這進去的一路繁花盛開,撲麵的香氣引鼻而來,仿佛讓人沉醉,又仿佛使人暈厥。

士兵引領著他們走過了四段九曲橋,這才來到了一處涼亭,涼亭前有湖,湖的對麵是個戲台。

“二位,先請看會兒戲曲,主上稍後就到。”

“好。”

他說完便隻留下了一奉茶的女官,隨之便化為了一團黑煙消失而去。

女官不苟言笑,隻是技巧嫻熟地為他們奉了二杯茶,低頭站在了一側。

四周的燈火突然暗了,伸手不見五指,竟是一片漆黑。正在這時,卻見湖麵飄起了幽火燈,自遠處而來。

戲台上的帷幕拉了開來,幽火照耀了戲台,第一幕中二位蒙麵女子深夜潛入敵都,盜取龜書,凱旋而歸。

女娥眉宇一皺。

第一幕落,第二幕起。那蒙麵女子站在了祭台之上,身側之人將之一把按了下去,又扯開了她後背的衣裳,對天語道:

“女媧在上,我,薑氏部族,本為遊牧之民,鄙陋之族。自神農嚐百草,取篝火及炎帝位,豐五穀,立市集;

治麻為布,民有其衣;又作五弦琴,以樂百姓;削木為弓,以威天下;製陶為器,以善生活,曆經七代,繁榮之景,皆仰於炎帝。故而,我巫族之聖,凡一日得命,一日便應為炎帝盡忠,以神農氏馬首是瞻,永保純潔之血。不得違背,若有駁逆,當受分屍食骨之邢責,為女媧鑒證,為天下共棄。”

那人說完,便將一塊燒紅了的牛頭狀的滾燙石片用那長條銅棒從裏一取而出,印在了蒙麵女子的背上。

女娥右手微顫,不小心一推,打翻了一旁的茶杯。

第二幕落,第三幕起。那蒙麵女子隨軍出征,借由羊車混到敵城之內,終搗毀了敵軍之都,大捷而歸……

……

這一幕幕一場場分明述說的全都是女娥的過去,直到她最後的終結。

女娥站了起來,回望四周,大喊著道:“主上究竟是何人?為何知道女娥的過往?”

她這一問,那台上蒙麵之人忽兒飛到了女娥的麵前,摘下了臉上的麵罩,露出了和她一模一樣的臉:“我便是你,我便是最真實的你。”

隻見女子拂袖一揮,那原本完結了的戲曲竟又再次上演了起來,然而這次不同,是接下去的情節:

那女子與心愛的男子躺在了芳草綠土之間,世間一切和平,百姓富足安樂。

他們隱世而居,在日月的見證下,成為了一對璧人,有了兩三個孩子,其中二個兒子,一個女兒。

黃昏夕下,他們依靠在溪水邊,看著那金黃色的美景一點一點落了下來。

她幸福的笑著,從未有如此幸福過的笑著。他將她抱在了懷裏,輕輕地撫摸著她的頭,又架了五弦琴,獨自為她彈奏。

女娥,一滴落下,慢慢地閉上了眼睛。她並未留意一旁血龍鳥的位置上他早已不在。

站在她身側的與她一般樣貌的女子,忽兒作笑:“睡吧,就此沉睡吧,隻有在這裏才能實現你的美夢,而回到了現實,隻有無盡的殘酷。女娥,你和我都是一樣的,該忘的就忘掉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