劊者:斷也,從刀,會聲 !
劊子手,從事處決犯人的一種職業或稱呼!又可作惡多端,極度凶殘的罵名。
而劊子手也有很多世代相傳下來的禁忌!
孔子在《論語·衛靈公》中對徒弟子貢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人也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可見,是否有利器在手很重要。一旦刀鈍了,立即就要磨光,寒光雪亮劍氣如霜,方能威懾江湖。
然而,在劊子手行業,卻從來沒有磨刀的習慣。寧可鈍刀砍人,哪怕連砍幾十刀還砍不死犯人,導致犯人痛苦連天,極為悲慘,自己也身心俱疲,但劊子手回去後依然不會磨刀。
因為他們信奉:自己不磨刀,殺人的是刀,而不是他
在劊子手看來,整天砍別人的頭顱,本就是一件很罪孽的事情。但這個罪孽有兩個方麵可以抵消:
官府要求殺的犯人,劊子手砍頭是屬於“替天行道”;
劊子手信奉,殺人的是刀,而不是自己。
因此,如果劊子手把刀磨光了、磨鋒利了,那麼劊子手就成了刀的幫凶。拿著磨光了的刀去殺人,無疑會加身自己的罪孽。
所以,一般的劊子手,一般都是從旮旯裏找出一把刀,鏽跡斑斑的去砍別人頭顱。或者一把刀,用到職業生涯結束後,隨之被劊子手處理掉,沒有人知道去向!
有人不解:既然劊子手自己不能磨,但可以花錢找別人磨啊!
畢竟,鋒利的刀用起來,自己也順手。像那種砍了幾十刀都砍不死人的,自己痛苦,別人也痛苦,典型的損人也沒利已。
然而,
事實是沒人願意為劊子手磨刀,給錢也不行。因為這不是一把普通的刀,而是一件大殺器,浸染了無數人的鮮血,附著著無數人的魂魄。磨刀匠怕沾染了鬼頭刀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厄運。
相傳曾經有個劊子手不忍看自己刀下之人慘狀,重金酬謝求得一磨刀之人,而第二天就發現那位磨刀之人七竅流血,暴斃家中,當時屍體慘狀看的出死前經曆過極力掙紮。沒有人知道發生了什麼,甚至隔壁都沒有聽到一點動靜。
這也就更讓人不敢觸碰劊子手的刀了,甚至漸漸的也疏遠了劊子手的那個人!
雖然這個職業讓人畏懼,但是還是有人生活所迫或者其他原因選擇了這條路。
然而,並不是誰都能當劊子手的,不是膽子大,沒有忌諱就可以的,在劊子手一行,還有很多規矩,比如砍頭不超百,要在午時三刻砍頭。
劊子手上崗前是需要練習刀法的,白天能看見就用冬瓜練習,晚上看不見就用香頭練習。
斬首需等午時三刻,陽氣最盛,陰氣最弱,砍頭不容易遭到鬼糾纏。另外,此時人易犯困,人頭落地的痛苦指數小。
劊子手在砍完頭後,直接回家,路上不能回頭。
到家之後,家人要用竹杖輕打身子,清除陰氣,然後跨火盆,隨後才能睡覺或做其他事。
劊子手的刀,在不用的時候,一定要用布子包裹起來,據說是容易冤魂逸散傷人。
而劊子手的刀,也永遠不會讓他人觸碰,以免刀中冤魂因生人氣息而暴動。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也可以是決定劊子手命運的一點。
劊子手斬首不能過百,行內說法是砍頭過百就會斷子絕孫,乃至入魔!
畢竟殺的是一條人命。
另或許和佛家因果報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