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
個人問題
作者:史小傑
我並未見過柯南,卻常常聽說她的事跡。看柯南博客上的照片,這個女生喜歡把自己打扮得英姿颯爽,絕然不是林黛玉的類型。對於我們這樣掙紮於俗世不夠灑脫的人,柯南無異於偶像。
柯南說她從小家庭氛圍寬鬆,家裏隻要求考試不要考倒數前三就好。柯南還真的經常考試得倒數第三,險些不能完成父母提出的最低要求。到了10歲時候,受到《時間簡史》的影響,柯南的理想是當理論物理學家,柯南覺得這是隻需要坐在那兒空想的職業。
高中畢業前一年柯南就把理科全部念完,換了所學校去念美術,兼修平麵設計、攝影、機器人製作、無線電安裝。學習的成果是柯南得到了多倫多平麵設計比賽的第一名,並且被一家加拿大的美術學院麵試錄取了。在所有人都覺得柯南會去學美術的時候,柯南卻選擇了截然相反的道路:去多倫多大學修數學。
柯南說自己在多倫多大學的兩年是學數學最快樂的時光,每天都能發現新奇的有意思的東西。柯南一進學校就開始選修“大三、大四”的課,讀了兩年就修滿學分並且無課可學了。柯南當時的人生規劃是成為一名純數學家,因此開始了研究生院的申請。
我第一次聽說柯南就是她橫掃美國各大研究生院的事跡。參觀了各大名校後,由於想學動力係統,柯南選擇了西北大學。後來柯南回憶說當時可能也是逆反心理,大家都覺得拿到這麼多名校錄取之後自然是去普林斯頓、斯坦福這些名頭更響的,但她一直覺得凡事最重要的是合適而不是看排名,遂選擇了西北大學。學了一年,柯南初次體會到了讀研究生院的迷茫,不像讀本科時在多倫多大學每天都能學到新的知識,跟導師談了之後導師建議她換個地方試試。柯南於是再次申請,這次選擇了當時被她拒掉的普林斯頓大學。
與所有年輕人一樣,柯南喜歡旅遊。或者如她所願,我們稱作“旅行”。旅遊在這年代已經泛濫,隨便幾個腳夫跟上團,到了地點拍上照,買上紀念品,旅行卻多了一層精神上的意味,一種漫漫長路上尋找自我的過程。無需單反,無需太多的鈔票,隻要帶上一顆心就夠了。不知道柯南心中是否會有一個一輩子要去的地點名單,去過一個就默默劃掉一個。但她確實走過很多地方,以許多人想象不到的瀟灑方式。譬如一次計劃去韓國前夜柯南突然覺得厭倦了城市生活,深夜退了機票,改天飛去了麗江,之後一路攔車奔往拉薩。譬如去玻利維亞時柯南沒有拿到簽證,大膽從巴西鑽了進去,進去後倒是老老實實立馬去移民局認錯,卻又在被索賄的時候狡猾地溜之大吉。譬如柯南在以色列的時候恰好全國警戒,一般人避之不及,她卻天真地想去見識下炮彈,周末馬上乘公車趕往加沙地帶。不過柯南倒不是傻,她在腦子裏仔細計算了逃過鐵穹反火箭彈係統的炮彈落到頭上的概率,結論是跟買彩票中獎差不多,抵達當天不料兩邊停火,這大概是世界和平帶給除了軍火商、政治投機客之外的人的唯一一次遺憾。“不過倒真是在耶路撒冷看到過幾次炮彈。”柯南這樣說。
從耶路撒冷回到普林斯頓,柯南發現自己越來越忍受不了象牙塔裏一成不變的生活,她說很難想象自己幾十年後還是在一所或頂尖或一般的大學裏一遍遍地教著微積分。柯南跑到芝加哥逃離了兩個月,最終思量的結果還是決定放棄博士學位心裏追逐的理想,於是漂泊到了加州。
隨後的日子裏,柯南在加州到處學畫畫,學畫各種畫:從速寫到油畫。柯南最初的想法是在迪斯尼樂園裏撿到的:當一名動畫片概念設計師,直到後來遇到一位讓她相信在這樣的年代還是可以堅持傳統繪畫的畫家。那畫家花了十幾年在餐館當侍者養活自己畫畫,現在藝術學院任教。好在柯南自己對物質上也沒有太多要求,於是一邊做各種工作一邊堅持畫畫。柯南說最想以後能全職畫畫,然後一邊畫畫一邊非常緩慢地、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地周遊世界。
聽說柯南的故事後,我給她發了封郵件,說你是我心裏的英雄,現實中多少人有理想卻不敢追尋,祝願你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柯南回複說其實自己也不知道算不算有理想,她覺得人生裏隻有想做的事是唯一需要去努力確保的。如果說她的理想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那麼去追求的時候理想不是已經實現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