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族文獻為西部大開發提供信息,促進民族工作,促進民族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團結,因此民族文獻在西部大開發中的作用是無法估量的,民族文獻開發在西部大開發中的地位也是不可代替的。
【關鍵詞】民族文獻 西部大開發 地位與作用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西部地區經濟有了巨大的發展,但與東部沿海地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特別是經濟、文化方麵尤為突出,因此,黨中央、國務院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世紀的關鍵時刻不失時機地做出了加快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決策。江澤民明確指出:“必須不失時機地加快中西部地區的發展,特別是抓緊研究西部地區的大開發,從現在起這要作為黨和國家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黨中央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給西部地區帶來了發展的機遇,如何發展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已成為我國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而要發展經濟僅僅開發自然資源不夠,我們還得創造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為此,必須準確認識民族文獻的開發在西部大開發中的地位。西部大開發對少數民族文獻的搜集與研究至關重要。我國幅員遼闊,從地理位置上說,“西部開發”的地理範圍集中在西部地區,包括中部。西部地區以其地域空間位置上的邊緣性,民族群體構成與分布的多樣性,政治、經濟、文化方麵的特殊性,不僅在民族學科研究的各個方麵占有極其特殊的地位,而且在西部開發中也顯示出其獨特性與重要性。而西部開發的學科範圍涉及的領域包括生態、經濟、藝術、宗教、法律、哲學、民族、社會、語言、人口、心理、網絡信息等。要進行這些學科的研究,首先要了解西部,了解西部民族地區的狀況,而要做到這一點,對少數民族文獻的開發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