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夫綱何在(2 / 3)

怎麼說服那些榆木腦袋?”

楊淩沉思了片刻,似笑非笑地道:“說服不了那就強壓,用勢壓著他們,總之讓他們不能出麵阻撓,讓皇上能安然出京那就成了”。

正德反問道:“還怎麼壓?朕連廷杖都搬出來了,可這些官兒不怕死呀”。

楊淩笑道:“是人皆有所求,這些人都是忠臣,是不畏死地,但是忠臣最怕什麼?”

正德和唐一仙麵麵相覷。齊聲問道:“忠臣還會有怕的東西麼?”

楊淩笑了。

**

正德終於出現在豹房大門口了,文武百官一陣騷動。

正德笑吟吟地道:“諸位愛卿平身,平身平身。大冷地天兒,都別跪著了”。

白發蒼蒼的翰林院士曹老夫子高聲道:“皇上不肯收回成命,臣等寧死不起”。

新科狀元舒芬也道:“皇上,滿朝文武都來規勸皇上。臣心赤誠,天地可鑒,請皇上三思”。

正德皇帝笑道:“三思,三思,朕已經三思過了,諸位愛卿請起,不用跪著回話”。

眾人一聽喜出望外,連忙紛紛爬起身來。隻聽“噗噗噗”一陣拍打衣襟的聲音,人群中騰起一股塵煙。正德皇帝閉著氣兒退了兩步,這才又笑吟吟地站住。

楊廷和喜道:“皇上願意收回成命了?”

正德見眾官員全都站起來了,便道:“愛卿所言差矣,朕反複思量,一思再思,再思而三思。還是覺得朕應該禦駕親征!”

眾官員地笑意頓時僵在臉上,梁儲氣急敗壞地道:“食君之祿。為君分憂,這都是臣子們地本份,豈能讓皇上親身涉險?”

正德道:“朕是大明天子,如今親王作亂,朕禦駕親征,可以振奮軍心。從速滅賊,有何不妥?”

楊芳奏道:“皇上。朝廷兵強馬壯,猛將如雲!隻消派一員大將,王師軍旗所向,必定諸邪全消,天下太平!何需皇上親征?”

正德淡淡地道:“寧王是宗室,這是朕的家事,朕豈能不去?”

“帝王事,天下事,皇家何來私事可言?”

“你們看看寧王老賊打地什麼旗號?辱褻先皇和朕,如此大逆不道、人神共憤,是可忍孰不可忍?朕不隻是擁有江山社稷地帝王,還是先帝弘治之子,有人辱及朕父,為人子者豈能不出兵雪恥?豈能不做萬民表率?”

曹老夫子痛心疾首地道:“聖人雲:主憂臣辱,主辱臣死!皇上之辱就是臣子之辱,自該由臣子們伐皇上討伐叛逆,皇上萬金之軀,為天下計,皇上還是在京裏敬候佳音吧!”

正德皇帝的臉色陰沉下來:“放心?朕現在不放心了!你們千方百計的阻撓朕親自掛帥出征,到底是何居心?是不是首鼠兩端、心懷二意,想要觀察風色,投奔逆匪做一個開國功臣啊?”

曹老夫子又驚又怒,悲憤地道:“皇上何出此言?臣等忠心,昭昭天日可鑒,豈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來?”

正德皇帝‘陰惻惻’地一笑,掃視了群臣一眼:“朕可是聽說,寧王府中官進京,交遊極廣,有人收過他的禮,有人吃過他的筵,現在國難當頭,眼看朕隻要親自出征,就能迅速平息叛亂,何以有人以種種荒誕的理由阻撓朕的行止?嗯?”

這話一說,可就有人擔心、有人驚慌了,群臣勸阻地聲音頓時弱了下來,正德皇帝理直氣壯地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朕必須果斷出兵!親自領兵!朕要做監軍,親自督促全國將士如何為國心盡忠,以防宵小三心二意,壞朕的大事,爾等還有異議嗎?”

寒風瑟瑟,枯黃的樹葉兒被風卷著,在“嗚嗚”的風聲中翻卷飛來,在一根根‘木頭樁子’中間穿過去,又飛向更遠的天空,沒有人再說話了。大臣們實在再也找不出理由來反對皇帝親征的正義性和必要性了,本來是誓死也要做忠臣,現在再說一句就是奸臣了,那還說些什麼?

正德一拂袖子,聲色俱厲地道:“朕決定親征了,各位愛卿若是忠心愛國,就在京裏好好治理政事。讓朕沒有後顧之憂,那就是盡了臣子的本份了。當此時刻,再有勸阻朕親自出征者。必是心懷歹意,朕必以**處治!”

正德話音兒剛落,刑部主事黃鞏噌地一下撲了出來,一把抱住正德地大腿。把正德嚇了一跳。黃主事痛哭流涕地道:“微臣絕非奸侫,微臣絕非奸佞,但是臣一定要勸阻皇上親征,皇上是天下根本,京師是天下中樞,皇上不可輕易離京,就是殺了臣地頭也不可輕易離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