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圖窮(2 / 3)

許泰眉頭一皺,道:“國公,趙瘋子不會又是在搞聲東擊西的把戲吧?”

這一,楊淩也沉吟起來,思忖半晌,他點了點地圖,道:“往南,他們吃盡了苦頭,絕不會再下去。出路在哪?一是向西取陝西關中之地徐圖展,二是向北返回河北,山東王延殘喘,三是向東取江南,這一著最冒險,但是影響卻最大。

從趙瘋子在山西中條山的表現來看,此人性情喜歡投機、喜歡冒險,他的性情對他地決定必然有極大影響。尤其是中條山四麵合圍下成功突圍的現實,使他信心大增,他未必就不敢取南京,若是敗了,再取道向西盡取關中也是可能的。”

楊淩籲了口氣,道:“當初為了防止白衣軍流竄江東,破壞了大明糧米之倉,南直隸、浙江一帶早集結有重兵,足以應付他們的進攻,倒不需過於擔心。河南、陝西等地官兵要屯守要塞,時刻備戰,防止趙瘋子突然襲擊。

白衣軍沿水6兩道進南京城,傳令下去,立召水師戰艦溯江而上,阻擊乘船東下的劉七大軍。6地方麵,放棄據地自守,各自為戰戰略,楊虎所過之地。待他大軍一過,立即拆毀橋梁,堵塞道路,各處駐軍全部集結。亦步亦趨,步步設防,呼應向北,形成一道嚴密的包圍圈。”

楊淩把雙手一合,道:“放虎入籠!水路利用他們不擅水戰的特點,揮官兵長處,一舉擊潰他們,6路實施收縮包圍,逼他進行正麵決戰”。

手打,手打版,文字版,盡在

許泰拱手應是,楊淩宣布作戰意圖,具體實施措施就要由他這位身經百戰的總兵官來製定了。楊淩又道:“傳令,南直隸副都指揮使、南京防務總兵官周德安,重兵守城。不為所動,隻須堅守城池,不給白衣軍可趁之機,便是大功一件。”

“趙瘋子……”,楊淩點點頭。似笑非笑地道:“無論是佯攻還是真攻,他一定會渡江東向,許泰,江彬。你二人的騎兵這回要起大作用了,咱們隨他過江,消滅他們於江東。

我會下令對岸所有的船隻全部駛過來,水麵但存片板也要全部鑿沉,同時召水師巡戈江中,但現在朝廷稅賦大半依*海市貿易,他們要負責海疆安全,能抽調的水師戰艦有限,而且長江水麵太大,他們隻能巡戈重要城池地段,不可能完全看顧過來,苗公公,江北外圍的防務就要依*你了。”

長江曲環如蛇,何等之長,哪裏不能登岸?真要防長江簡直難如登,不過對岸船隻全部移往這邊,再加上朝廷大軍糾纏不休,他們還有空閑現造船不成?

苗逵的任務倒是最簡單了。這件事沒什麼大功可言,比起許泰江彬隨楊淩過江,自然不可相比,所以苗逵心下失望,卻不敢表露出來,隻得拱手稱是。

楊淩吩咐已完,長籲口氣,慢悠悠地道:“白衣軍那邊,由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四省軍隊負責。我們……隻盯緊了趙瘋子就好!放他過江,然後……把門兒關好”。

***************

劉七統率五六百艘大大、五花八門的船隻一路沿江而下,緊急接到軍令的水師也派了六艘戰艦,由老將彭鯊魚親自率領,溯江而上,氣勢洶洶地迎了上來。

東海海麵的大股海盜雖然沒有了,但是股海盜那是永遠也殺不絕的,為了鼓勵沿海百姓通商,尤其是大明內亂一起,四夷國的商人都有些疑慮,擔心千裏迢迢趕了來卻生危險,水師護航任務十分艱巨。

彭鯊魚年紀大了,海上航運一向不派他前去,老頭兒正閑得兩膀難受,一聽剿匪任務精神大振,立即主動請纓率艦隊來援,為了表示他還沒老,老鯊魚不知在哪兒打聽到的主意,竟扛了一對虎爪,提了一大桶米飯,準備給都指揮大人現場表演“廉頗老矣,尚能飯桶”的壓軸絕學,弄得白重讚哭笑不得,隻好把他派了出來。

劉七沿江東下順水,彭鯊魚溯江而上順風,兩下裏船行甚急,雖有6地快馬探報送來消息,劉六有五六百艘船隻,可是一聽了那些船隻的類型,彭鯊魚隻是大笑:

如今大明水師最是強橫,放眼下,最正規的水師隊伍也不是他們對手,白衣軍在岸上如狼似虎,下了水就是土雞瓦狗,何所懼哉?

老頭兒興致勃勃,準備拿白衣軍練手,好好回味一下當年打家劫舍、快意恩仇的幸福滋味了。偏偏劉七這邊出了漏子,彭老鯊憋足了勁兒拚命往上遊趕,想當頭給他幾炮,轟爛這幫烏合之船,不料快到太平府的時候,卻見滿江浮屍舢板,還有翻了底的破船,預料中的對手蹤影全無。

原來劉七順順當當過了安慶,船隊剛剛到了太平府卻不太平起來,江麵陡起大風,掀得波濤洶湧澎湃。一些舟彼此碰撞先傾覆了,那些馬上悍將一入了水,沉得比鉛塊還快,根本沒有支撐反抗之力。

狂風越來越大。江上波濤洶湧,巨浪滔,劉七的大船都險些被吹翻,等到那些半吊子水手慌慌張張把船駛到岸邊,棄船登岸時,五六百艘船隻已傾覆了一半,淹死在江中的響馬盜不計其數。

有些船眼見巨浪滔,一時昏了頭,居然把帆升了起來,結果船一下就被大風卷了個底朝。大些的也被狂風吹得到處碰撞,不是撞爛了別人的船,就是把自己的船撞得漏了水。船上的悍匪眼睜睜看著船隻一點點沉沒,扒著船幫子愣是一點法子沒有。

有些會狗刨的因為船沉時離江邊近,仗著一身好體力,居然撲騰了上來,劉七好不容易收攏了散落上岸的殘兵。匆匆一清點,兩萬大軍所餘不足八千,其中還有一部分連兵器都沒有。船上搭載的攻城器械,以及從湖口縣搬來的三門大炮,也大半沉入江水。

劉七悲從中來,望江大哭,劉惠等人苦勸難止,偏偏這時太平府的官兵、民壯和沿江追來的安慶府官兵夾擊而來,如今士氣軍心如何能戰?劉七披頭散,舉著大刀,領著殘兵一路敗去。

李太白曾在此處感歎“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弄扁舟”。劉七卻是披頭散了翻了舟,他還沒打過這樣的窩囊仗,且逃且走,最後逃上了緊*長江的翠螺山,此處已近南京,四處屯有重兵,聞訊趕來的官兵趁機猛打落水狗,把士氣全無的響馬軍漸漸壓縮到翠螺山西麓的采石磯。

采石磯北麵突兀江流,峭壁嶙峋,背倚險要勉強阻住官兵攻勢,劉七剛剛緩過神來,準備重振軍心士氣,一鼓作氣衝出官兵重圍,背後轟隆隆震價響,四下林中爆炸慘叫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