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鎮江金山(2 / 3)

楊淩搖頭道:“你別看了皇上的信任,八虎之中劉瑾最得皇上寵信。隻要聖眷不減,誰也別想扳倒了他,其實他這一計並不愚蠢。若非他想籠絡地朝中官員中,恰巧有個江南徐家的子侄,而徐家走私海上的把柄就在本官手中,同時徐家已決意同本官合作,以便開海後牟取更大利益,所以偷偷告知於我,我還真猜不出這是他使的調虎離山之計。”

成綺韻得意地一笑,眉飛色舞地道:“這就叫吉人自有相了。咱們將計就計,讓三廠一衛、焦閣老和兵部、禮部、刑部等人,對他故意示弱服從,先驕其兵,使他更形驕橫,等他鬧得怒人怨,大人再來收拾殘局,必可一舉扳倒了他,嘻嘻嘻……”

楊淩看她一眼,好笑地道:“很久沒看你這麼開心了,我現……你隻有在整人地時候才會笑得這般奸詐得意。”

綺韻幹笑起來,她有些著惱地白了楊淩一眼道:“誇我呢損我呢麼大人覺得,所謂蜀王謀反會不會是劉瑾虛張聲勢的一計?”

楊淩蹙起眉頭,想了想輕輕搖頭道:“他想調我出京,也不敢捏造這樣的消息,何況那筆劄,確實是範亭親筆所寫,我問過戴義,他當初也耳聞過此事,據……有人出高價自蘇州城外禦窯村買通一批工匠私造金磚數百餘塊,而金磚去向就是川蜀。

世上唯有皇宮、皇陵才可以鋪設金磚,如果不是夢想做皇帝,花高價冒著殺頭的危險購買金磚做什麼?禦窯歸司禮監管,出了這麼大漏洞,他們拿不出確鑿證據證明是蜀王所為,當時先帝又最為寵信蜀王,這班人竟把這消息給遮掩起來了,還是劉瑾整理司禮監的卷宗,才現了這件事。”

成綺韻伸出修長地玉指,在桌上輕輕敲擊了幾下,蹙眉道:“蜀王世代賢王,難道真的是養精蓄銳,暗存反意?”

蜀王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一子,人稱“蜀秀才”的朱椿,朱椿受封四川,展農業、商業,投資助學,鞏固邊防,自從蜀人安居樂業,日益殷富。

燕王靖難時,朱椿又對皇兄朱棣慨然相助,要錢給錢、要兵給兵,朱棣雖然性情殘暴,亦多猜忌,卻對這個十一弟十分信任和感激。

朱棣做了皇帝時,對十一弟賞賜最厚,封地幾倍於其他藩王,蜀王一脈一向勤於政事、忠於朝廷,屢受皇帝封地,如今四川全境十之六七的土地全是蜀王府私田,無需向朝廷納供貢賦。

如今第八代蜀王昭王朱賓瀚在位,育有兩子一女,世子朱讓栩,父子皆有賢名,從來看不出有絲毫野心。楊淩想了半晌,也未記起正德年間有蜀王參與謀反的事跡,想來縱然蜀王有過野心,在曆史上一定沒有真正幹過什麼大事來。

楊淩想到這裏心中稍定,對成綺韻道:“反正不能直接去四川。此事不急,我先去江浙看看屯田、平倭、開海等事籌辦情形,然後再去廣東看看那些紅頭是不是萬裏迢迢給我送炮來的佛郎機人。

有這段時間的拖延,經過兵部暗暗運作,相信川蜀一地軍中主要將領都撤換的差不多了,三廠一衛地秘密稽查也該有了線索,本官再入蜀不遲。”

成綺韻聽了心中一動:大人第一站就是江浙,自己到了金陵就不能再陪著他了。此去廣東,再進川貴、陝晉回京師,這一生自己最好地結局就是在內廠繼續待下去,永遠做他的‘卑職’。

世上哪有什麼‘作之合’,哪怕心中彼此有意,如果沒有一人主動點破,如果不能主動爭取,最後還不是擦肩而過?

成綺韻突然覺得心跳的有些快,喉嚨也有些幹。她真想對楊淩脫口傾訴自己的情意,可是抬起頭來,看到楊淩時,忽想起彼此的身份和自己不堪的過去,又不覺黯然神傷,隻是默默地端起茶來抿了一口。

那茶喝在口中,有股淡淡的苦澀。

入夜,船上有些寒意,除了偶爾來回走動的兵丁,船上的人大多已經入睡了。甲板上,一個挽著疏懶的美人髻、未著披風、連比甲也未罩上一件的倩倩麗人默默徘徊,羅衣從風,身影婆娑,久久不肯入睡……

*******************

楊淩打的是代子巡視下的旗號,可是一路甚急,經冀魯停也不停,除了沿途取拿米肉菜蔬竟是日夜行船,弄得冀魯兩地準備接迎欽差的官員措手不及。山東青州知府洛少華快馬趕到傳驛,本想向欽差密奏司禮監劉瑾橫行不法,青州百姓已有民變跡象,可他沒料到欽差行程如此倉促,待他趕到驛丞碼頭,欽差的官船已在百裏之外了,洛知府惟有望水興歎,黯然趕回青州。

船至江蘇鎮江,一路急行之下馬憐兒身有不適,楊淩見此情況隻好暫在鎮江住下,請了鎮江名醫為她開了幾服藥膳調理。過了兩日,馬憐兒胸臆煩悶稍去,楊淩聽鎮江多名花,山水也極佳,就帶了馬憐兒、成綺韻遊鎮江,想第二日再繼續啟程。

鎮江知府蕭紅朱是個趨炎附勢之徒,欽差一路疾行,根本不曾稍歇,卻在他的鎮江府一住三,喜得蕭紅朱手舞足蹈,他親率各邑縣令來館驛謁駕,然後每日登門詢問起食飲居,可謂關懷備至。

他聽楊大人要遊鎮江,且不願聲張,便在當地張羅了一條大船,又派人做向導,引領楊淩等人遊玩。

楊淩雇了抬轎,著人抬著馬憐兒,其他人步行上山,一路遊山玩水到了金山寺,這金山寺築在山麓,一向香火很盛,殿宇巍峨十分莊嚴,寺中鐃鈸叮咚,大殿上也設著醮壇。

楊淩見人來人往太過嘈雜,便引著憐兒和成綺韻來到金山寺後身,此處建有望海亭,登高一眺,長江泛瀾,猶若銀練橫空,水相接。浩淼煙波中帆檣隱約,水鳧飛翺,遠瞰舟鳥莫辨。寺的左邊有一座釣黿磯,更襯得山水如畫,清爽地春風拂來,令人心神大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