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正德反擊戰(2 / 3)

一個控製著內廠秘探、掌握著大明司稅財權的幕後實力人物,當他來到台前時,手中竟掌握著這樣龐大的軍力,一旦他對朝廷有什麼舉動,下還有何人能製?

這一下就連對於皇帝大賞軍功樂觀其成的武將們也忐忑不安起來,劉大夏皺起白眉,越想越覺不安,他雖知楊淩此時權柄通,縱是他堂堂兵部尚書、四朝元老,也休想撼動楊淩分毫。可是茲體

事大,實在不能再保持沉默了,一定要想辦法阻止皇上的荒唐行徑。他左右一望,與韓文、馬文升等人目光一碰,彼此都暗暗點了點頭。

楊淩沒想到正德昨日被文臣們一激,今日竟然使出這樣極端的手段,在他看來這是對自己信賴有加,可是這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呀。憑著這份權力他的確可以淩駕群臣,成為一個之下、萬人之上的頭號權臣。可是自己有什麼根基?年方弱冠、位極人臣,絕對是禍非福。

楊淩知道皇帝脾氣。他對自己推心置腹,如此重用安排未嚐沒有與百官負氣爭風之意,此時是萬萬不能上前臣辭,令他在群臣麵前難堪的。

財權、兵權、內廠督轄之權,一定要讓出去一部分,如果大權獨攬,必定受百官猜忌。楊淩心裏像風車一般急轉,想著應對之法。正德對金殿上自己旨意一下變得沸水一般的場麵似乎十分滿意,能讓這幫愚腐混帳官兒們如此失措驚慌,正德隻覺大大出了口心頭惡氣。

他暢快無比地笑道:“諸位愛卿,朕意已決。聖旨已下,諸卿勿須多言。三大學士、六部九卿當盡快就朵顏三衛和女真三部的互市拿出個章程來。人無信不立,何況人中之君?再過月餘,春暖花開,朕要互市之城衛,大明和兀良哈各部的百姓已來往如織!”

他袍袖一拂,示威似地道:“諸位愛卿還有何本奏,快快呈上來,朕的豹房已修建完畢,不日朕將遷居豹房。諸卿有本章時可直接呈往豹房便是。”

“什麼?皇上要搬出皇宮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居豹房?”一班老臣被皇帝一個接一個驚世駭俗的奇思妙想轟得頭暈眼花。

原本目標一致、目的一致的文臣們分作了幾派,有反對封賞過濫的、有申明京營自大明立國就負有護衛京師重任、不可違製調防互換的、有要求皇上不得離開皇宮遷居別院的,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這一來效果大減,根本形不成一股強有力的士氣,正德皇帝坐在上邊隻須打打太極拳,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把詰問的官員擺脫開來。

金殿上大朝會如同集市一般,楊淩忽爾注意到劉瑾唇邊不經意地掠過一絲詭笑,心中不由一凜,忽然想起今日朝會許多不合情理的地方來。

皇帝年輕氣盛,他立下大功。回京後卻被百官打壓汙蔑,受激之下大肆封賞,以他的性子是幹得出來的,可是能伏特加這麼有條理,幾樁事情一件件抖出來,分散了百官的注意力,這份心機恐怕不是正德能幹得出來的。

是劉瑾!楊淩心中忽地閃過這個念頭。

能夠影響皇帝的幾位近臣,穀大用正巴結著自己等著去江南撈銀子,張永、苗逵和自己性情相投,而且一路回來,他們也沒有機會這麼做,如果是劉瑾,以他的性格會推波助瀾地幫助自己掌握更大的權力?司稅監掌握在自己手中,劉瑾尚且耿耿於懷,他會這麼無私?

司稅權原本是司禮監的,現在掌握在自己手中,監控百官的廠衛原本均在司禮監轄控之下,而自己的內廠卻獨樹一幟,越過司禮監直接和皇帝打交道。京師十二團營也是司禮監一手掌握,如今……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自己就是橫在劉瑾麵前的一塊石頭,不搬開自己,他這個內相始終是有名無實,這段時間劉瑾在京中站穩了腳跟,他這是開始打自己的主意了。

劉瑾看著群臣亂烘烘的,但是不滿和忌憚大多指向楊淩,心中不由暗樂:那個窮秀才果然有點歪才,這一計大妙。楊淩隨皇上去了一趟大同,立下偌大功勞,皇上是肯定要賞的。如今自己助了他一把子力氣,把他捧得更高、權力更大,得罪的人果然也更多。哼哼,朝中和內宮現在都對楊淩不滿,看來自己取而代之的日子為時不遠了。

大朝會沒有爭出個結果,一班腐儒直吵到下朝,便急急趕回家去,準備點燈熬油地連夜寫出篇萬言奏章,明日早朝再戰。楊淩有後宮請安的旨意,卻沒有忙著走,六位受賞大臣下朝後領了封賞,楊淩就在值夜房中換了烏紗,然後在太監的引領下直趨後宮。

走過保和殿,一個武官陪笑施禮道:來是楊大人,下官布行武恭喜楊大人晉爵加官。”

楊淩抬頭一看,隻見這人是位宮中錦衣衛的武官,一身鸚鵡綠的官袍、紅褲皂靴,淡金色的瘦臉顴骨突起,一雙臥蠶眉下雙眼炯炯有神,看官袍該是位四品錦衣都尉。

楊淩晉升右柱國龍虎上將軍,那是二品的大員了。所以那個依著官禮長揖而下,甚是恭敬,楊淩忙上前兩步,抬手相扶,笑道:“將軍請起,宮中相見,切勿多禮。”

綠袍武官就勢起身,謙然笑道:“錦衣衛上下,對大人一直心存敬服,也為錦衣衛能出了大人這樣傑出的人才而驕傲,見到大人,下官怎敢不大禮參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