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淩現在是虱子多了不怕咬,朝中那麼多官兒還在暗地裏找他的麻煩呢,哪在乎一個舉人,而且高文心為楊家、為自己付出良多,自己對她虧欠良多。
如今因為李舉人來鬧事,皇上金口一開,讓高文心以女子之身繼承了父親太醫的職位,不但自己對她有所交待,也足以讓她告慰老父在之靈了。
送走了正德,楊淩興衝衝地趕往後園,成綺韻一直跟在他身邊,見他神色便輕聲道:“大人不必著急,方才老管家已著人往後院兒報訊了”。
楊淩一聲,也覺自己有些情急,不禁訕訕一笑道:“知道了就好,她本是高高在上地千金姐,雖然楊家從沒拿她當侍婢看待,可那一層身份總是令她自卑不已,如今總算了了我一樁心事”。
成綺韻想起自己身世,不禁有些自憐自傷,默然片刻道:“文心姐雖然不幸,遇上大人卻是她的福氣。”
最新手打版,盡在手打網
她到這兒眼神兒有點迷茫,頓了一頓才柔聲道:“她被貶為官奴,自己地父親死去都不能披麻戴孝。大人若想為她做些事,就在前廂側房為高太醫設座靈堂,明日再讓高家親眷去墳上拜祭一番,以盡兒女之心吧”。
楊淩欣喜地看了她一眼,讚道:“還是女人心細,我怎麼沒想到這些,管家,老管家……”。
事情總要去做才會知道有多少坎坷,楊淩本以為難處在於服百官同意解除海禁,誰料這改耕新作物的條陣就遭到了百官激烈的反對。
雖楊淩和八虎現在實權已在李東陽之上,可謂權傾朝野的離朝罷官大多數官員也保持了沉默,但關係此等國計民生、江山社稷的大事,百官還是不含糊地。
新作物是否適宜在大明各地生長、產量如何,這些事情不知根底誰敢冒險?這條陳一呈上去,立即群情洶湧、大肆攻籲,剛剛平靜下來的朝廷頓時風雲再起。
幸好焦芳老謀深算,楊淩這條建議他並沒有出麵。而是授意好友吏部主事張彩進言。張彩人微言輕,被人罵個狗血噴頭也沒甚麼大不了的,反正芝麻綠豆大的官兒。閱讀,盡在打網)
兩人話一出口,同時一呆,然後放聲大笑,楊淩擺了擺手,笑道:“我這一件事,起來卻麻煩,公公有什麼事,先來聽聽。”
劉瑾一探身子,從桌上拈起一份厚厚的奏折,道:“如今咱家掌著內廷,於朝政也不能不有所貢獻,咱家看大人提出解禁通商以利國利民,受了些啟,於是熬了幾夜,想出一些革除弊政的見解想呈給皇上。”
楊淩一呆,瞧了瞧劉瑾嚴肅而興奮的神情又不好笑出來,他幹咳兩聲問道:“公公是想提出哪方麵的建議呢?”
劉瑾興衝衝地道:“咱家想了三個晚上,涉及吏工、刑五部,在律法、廉政、治吏、戶藉、土地、錢糧等方麵共提出見解四十六條。”
他謙虛地笑了笑道:“其實……還有一些建議,隻是還沒有想出相應的辦法,所以這次就不提了。”
楊淩艱難地咽了口唾沫,瞪大了雙眼看著這位改革先鋒,連句話都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