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觀魚之樂(2 / 3)

楊淩正敬著酒,忽地察覺對麵有人似乎正象他擠眉弄眼,楊淩仔細一看,見是自己的隨身親衛掌班黃之宇,昨日他去偵伺那可疑男孩,循蹤追到那戶人家,略用些手段向周圍鄰居打聽,探出那戶人家世代居於此地,那孩子父親姓展。以擺客遊覽為生,母親在織戶高明府上做織工,這孩子雖有些殘疾,卻是展家唯一的根苗。所以兩夫妻極是寵愛。

楊淩本來還抱著萬一的希望,以為那孩子或許是送進高織戶家後被人收養,至此已全無懷疑,他立即令黃掌班帶人想辦法查清莫府收容的那些孤兒,看看是否還在那些織戶家中。

黃掌班等人是楊淩親軍和斥候營中提拔起來的。當初就跟柳彪,楊一清學過這些偵緝的種種方法手段,自成為番子後,又被吳傑苦訓過一陣,現在都是此道行家。

莫清河再是手眼通。若是真有人想查那些孩子下落,幾十個大活人他也遮掩不住,此前不過是因為那些孤兒沒人聞問,現在楊淩有心要查,沒費多少功夫,黃之宇就得了確切消息,連忙趕回來向楊淩稟報。

楊淩向他使個眼色,讓他到旁邊曲橋上相候。隨即又敬了幾桌酒,見莫公公和楊知府正被熟人拉住攀談,便悄悄折向曲橋。

這盧園內亭台樓閣,花草繁盛,處處鮮花搖曳,‘貴紀醉酒’,‘嬌容三變’等名貴牡丹開著碗大的鮮花,散著幽幽馨香。曲橋下清水如鏡,密密匝匝的金鱗紅鯉一有人來,便從四麵八方擠來,紛紛躍出水麵,此起彼伏地如同有人在水麵揚洗一片紅布。

楊淩走到橋上,扶攔望水,似不勝酒力稍為歇息的模樣,黃掌班甚為機警,假意過來扶住,然後悄聲道:“大人,據卑職查明,莫公公鎮守江南已經五年,據他三年前娶了‘春雨杏花樓’第一名妓黛樓兒為妻之後,聽從夫人相勸,廣行善事,架橋鋪路,設棚施粥,還收留孤兒,送入各家織坊為傭工,迄今為止,加上上次那個孩子,已經收留了5個了”。

楊淩點了點,問道:“現在那些孩子可還在那些織戶家中作工?”

黃掌班搖搖頭,輕聲道:“全都不見了!”

楊淩霍地扭頭看著他,急問道:“人呢?”

黃掌班道:“卑職打聽了一個孩子狀況,冒充那孩子的遠房舅舅從陝北來探親,去那織戶家詢問,據那織戶講,孩子來了不足一個月就被人買走了,因為那些孩子並未賣身於織戶家,那織戶怕我告他拐賣人口,便那銀子隻是收容孩子這段時間的食宿錢,孩子被一蘇州富商看中,他聰明伶俐,帶回府中做仆僮了,要比在織戶家求生好地多。卑職怕隻用這種身份引起別人懷疑,又用買通等手段走訪了其他織戶家,很奇怪,那些孩子都是不到一個月就被人買走,更奇怪的是,那買主是同一個人,是蘇州有名的大地主,名字叫做李貴”。

“李貴?這名字好熟悉……”楊淩想了一想,忽地記起在蘇州寒山寺見到的那個李貴,心中不禁疑雲大起。李貴家資巨萬,仆從過千,要買幾個孤兒並不可疑,可疑的是,為什麼這麼巧,莫清河收養的孤兒統統被他買走,而且全是在一個月之內。他主要以放高利貸和經營土地謀財,與織造業並無幹係,就算每個月都來杭州一趟,也沒有次次跑去織戶家中搜羅無人注意的孤兒的道理。

再者……,那日見他對莫公公甚是敬畏,他以糧放貸,以地還貸,要想財正歸莫清河所管,溜須奉迎倒不稀奇,可他若是為了討好莫清河,才收留莫清河找來的孤兒,也沒有三年都不告訴他的道理”。

來載最新

楊淩再聯想到莫清河故意以假孤兒釋其心的舉動,不由得心中一震,一個念頭已呼之欲出:不管這其中有什麼古怪,莫清河必定早已知道此事,而且這事還不敢讓自己知道,所以在回程路上才匆匆安排人在織戶家中找了個假孤兒。難怪回城後他主動提出請自己去察看杭州織造的情形……。”

楊淩想到這裏,對黃掌班道:“咱們的眼線可布到了蘇州?”

黃掌班自豪的道:“回大人,咱們的情報網展甚是迅,您下了江南,於檔頭便將展的重點放在江南,如今江南幾處大城已經都有我們的人駐紮。”

楊淩聽了心中甚是喜悅,他想了一想,冷笑道:上查那個李貴!不止查那個孩子下落。還要查查李貴的背景。他短短幾年功夫,財勢直逼有百年曆史的吳中富吳濟淵,如今想來大有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