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箭已在弦(1 / 3)

楊淩在海寧呆了五,每日親自陪同高文心為鹽兵和自己的親軍上藥治傷,並且派鄭百戶等人協助種千總訓練衛軍。

衛軍的刀不如倭寇,暫時又無法解決這個問逛,鄭百戶窮思竭慮,讓衛軍加強弓弩手和長槍手的力量配備,雖然訓練一時不能見效,但是教給了他們方法,堅持訓練下去,日久自可看出成效。

這些衛軍不堪一擊,最重要的原因是軍心渙散,如今種千總憑著二十人與等量的倭寇死戰不敗的戰果,一時信心大增,痛定思痛之下,整肅軍隊極為嚴格,賞罰分明等措施看似毫不起眼,卻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這隻軍隊。

三司官員和蘇杭兩地的知府、以及名士豪紳這幾日絡繹不絕,前來海寧慰問官兵、一時旌表如雲。這可是江浙閩粵一帶沿海省份打擊倭寇最精彩漂亮的一仗,五百軍兵對一倍的倭寇,竟讓倭寇留下了四百具屍體,這種戰果令四方衛所刮目相看,飽受海盜騷擾之苦的百姓和富商們揚眉吐氣。

那些鹽兵已得了布政使、指揮使司衙門的搞賞,這些前來探望的商栗家資億萬,出手更加闊掉,言必稱壯士,出手饋贈動輒是萬兩紋銀,楊淩分文不取,閔文建又不是截留的貪官,所以每個官兵都攢下了一份不俗的家當。

這些鹽兵痞氣甚重,平時偷雞摸狗也沒少被當地百姓唾罵。這時卻成了百姓眼中的英雄。走到哪兒隻要一是鹽運司地官兵,百姓都肅然起敬,哪怕到餐館兒吃頓飲,老板都不肯取錢,這情景看在那些衛軍官兵眼中,真是又慚又愧,深受刺激。他們直恨不得讓逃跑地倭寇馬上再來一次,以便有機會讓百姓們知道,他們也是男人,不是怕死的孬種。

布使政已著人將捷報傳送京城,楊淩也秘密寫下一份奏折,將目前沿海情勢詳細敘述一番,飛馬轉報京城。他的那番打算並沒育馬上稟告正德,因芳那位皇帝性格衝動,做爭不計後果,如果他見了楊淩的建議馬上迫不及待地施行。萬一被內外臣工所阻,楊淩將來再提出來就失去了奇兵之效。

直到第五日,楊淩準備了二十輛大車,準備攜帶傷兵返回杭州,這時吳濟淵派了廖管事也來勞軍。他已將對外貿易的利弊得失詳細記下,連同唐伯虎的十美圖一並送來,楊淩將廖管爭迎進客廳,欣然打開那幅聞名已久的十美圖欣賞。

十美圖中另外九幅都是這位唐大才子偷竊蘇州美女相貌,然後繪製而成。這位唐解元地眼光果然不俗。九位美人研姿豔態,顧盼嫣然,個個瞧來都嬌豔動人。

看她似玷還喜,欲拒還迎的摸樣,顯然那畫上隻露出一臂的人物是她心中愛慕不已的情郎,能將人物刻畫的如此生動,唐伯虎的畫技果然出神入化。楊淩瞧地愛不釋手,便扯了兩根絲線係上做為記號。

除了十美圖,自然還包括老唐免費贈送的那幅‘月夜後庭花’,這雖是一幅春宮圖,卻是出自唐伯虎的手筆,楊淩怎麼舍得毀掉,隻匆匆看了一眼也係好絲線放進那堆畫中。

廖管事笑眯眯地道:“欽差大人,我家老爺聽大人在此地抗倭大獲全勝,為江南百姓出了一口惡氣,著實歡喜的很,所以派人帶了豬牛財物,饋贈大人的親軍和抗倭鹽兵,請大人查收。”

楊淩連忙擺手道:“廖管事,吳先生贈送本官這些禮物已太過厚重,如果再讓他破費,本官可是惶恐不安了,那些東西還是請廖管事帶回去吧,吳先生這番美意,本官心領了。”

廖管事不以為然地道:“大人,我家老爺財大業大,蘇杭兩地有數不清的產業,倭人橫行,吳家每年總要收些損失,如今大人狠狠打擊了倭寇,我家老爺也受益非淺,將士們在前方用命,贈送些錢財也是應該的,大人不必客氣了。

再,蘇杭兩地數的上名號的士紳名流都已有所表示,我家老爺世代居於江南,若不對將士有所表示,豈不是被百姓唾罵為富不仁,吝嗇無良麼?人受了老爺指派,若是大人不收,的可沒法向老爺交待,大人還是成全了地吧。”

楊淩無奈隻得隨了他出去接受吳家饋贈地禮物和匾額,一出了大廳,恰瞧見高文心為受傷將士敷藥裹傷回來,楊淩忙停住腳步道:“文心,廖管事給我送來了幾幅畫,你切把他們收進箱中,今日就要啟程返回杭州了,江南才子唐寅的大作,可不能碰壞了。”

高文心答應一聲,回大廳中見桌上堆著十多卷畫軸,她想起那十美圖中有一個便是自己,有不知那位自稱的江南第一才子把她畫成了什麼摸樣,連忙逐幅打開查看。十美圖中個個都是萬裏挑一的美女,燕瘦環肥,麗質盈盈,各具特色。

高文心起了比較之意,瞧見那些美女相貌不凡,心頭更是緊張,再打開了一幅,卻是當日誤會輕薄於她的那幅春宮圖,高文心不禁麵紅耳赤地啐了一口,趕緊的把它丟進畫卷中。

當她找到自己那幅畫像,瞧見畫中摸樣,依稀便是根據當日楊淩和她在柳樹後的情形衍化而來,頓時羞紅了俏臉。這幅畫動人。又令人浮想翩翩,將她嬌媚動人地神態刻畫地淋漓盡至,若論相貌,那九大美人春必遜色於她,可是畫中多了那一隻手,和她低回委婉的神態,這幅畫頓時便淩駕於九美之上。

高文心瞧了心中喜悅。對那畫春宮的不良書生也不禁產生了幾分好感,她抿嘴一笑,心地係好畫卷,眸光一轉,瞧見方才匆忙塞進畫卷中的那幅春宮還沒係上,便將桌上剩下的兩根絲線都係在上邊。

她想起自家老爺平時一本正經,原來也喜歡這種東西,心中不禁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可憐那唐大才子畫春宮,白白挨了一個大嘴己,這楊大老爺藏春宮。隻因是這美人兒心上之人,卻隻是含羞一笑,待遇差地別,賣在不同。

高文心握著手中的春宮圖,想起方才匆匆一瞥畫中所見的無邊***,想起如果自已有朝一日和老爺…,她地心中一陣搖動,仿佛那畫中畫的就是自已和楊淩,不禁象燙了手似的趕緊把它丟開。

女兒情懷如詩如幻。這時十**歲的大姑娘大多早已為人妻、為人母。你叫蜜桃兒般的成熟的女神醫怎能不顧影自憐、春心蕩漾…

…………………………………………

楊淩一返回杭州,柳彪就匆匆趕來見他。海寧抗倭的事傳到他耳朵裏時,把他嚇的魂飛魄散,兩個帶兵隨大官船返回杭州的百戶被他劈頭蓋臉一通臭罵,要不是消息傳來時戰況已有了桔果,都指揮使司也緊急加派了兩衛官兵將海寧入海口死死扼住,以防再出不測,他真想拋下一切立即趕赴海寧。

如今楊淩回來了。要他處理的事也已有了眉目,他匆匆從龍山趕回,見了楊淩又仔細打量一番,見大人果然沒事,這才放下心來。這麼久地相處,楊淩仕途起起伏伏的他一直都陪在身邊,現在不止是因為個人前程全係在楊淩身上,他對這位上官也是真的頗有感情。

楊淩經過這趟蘇州、海寧之行,更想早日了結江南之事,盡快趕回京城,是以一見柳彪立即問道:“鉚彪,我要你辦的事怎麼樣了?

柳彪道:“大人,龍山衛指揮事丁林,已取得重要證據,不過這子似乎臨時又起了悔意,遲疑著不肯交出,我對他他的證據也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隻憑龍山衛兵丁不足定額一半,畢春吃了多年的空餉,我們就足以收拾他,這子才把證據交出來。”

著他從杯裏掏出一個布包,遞與楊淩道:“大人,這是丁林記下的畢春和袁雄的不法證據,時間、地點、相關人等一應記錄在案。另外,京裏的秘旨昨夜也已送回。”

楊淩一聽京中秘旨,不禁霍地站了起來,急問道:“在哪裏,快拿給我看看”

柳彪翻起袖子,解開密密綁在臂上地布條,取出一塊軟軟地黃綾,楊淩急忙接過來,展開看了看,忍不住露出微笑道:“皇上一向尚武,我就猜到他聽了衛所如此**無能,必然龍顏大怒,嗬嗬,皇上要我便宜行事,奉旨緝查期間代巡狩,全權處理江南一切不法事宜,有了這道旨意我們拿人就名正言順了。”

柳彪輕聲笑道:“大人這一趟蘇州之行鬧的轟轟烈烈,他們縱然有些疑心,這回也戒意全消了。本來嘛,要論賦稅之豐,三位鎮守太監之中他居於末,大人先查杭州,再赴蘇州,擺明了更重視糧茶和織造賦稅的來源,不過大人來了以後,袁雄還是有所收斂,目前稅卡已裁撤了四成,最近蟄伏在龍山衛一直安分守己。”

楊淩冷冷一笑,道:“等我一走,他安分守己這些日子虧收的銀子又會加倍從百姓身上撈回來過也不能對他不聞不問。太過疏遠難免令他生疑。公司他,五日之後,本官要去龍山衛巡查。”

柳彪會意地笑道:人這顆安心丸給他吃下去,保證他會安生等候大人,不過……我們什麼時候動手?”

楊淩目光一凝,道:“從明日起。本官要請杭州官員士紳,應酬三日,再多送他一顆定心丸嘛。你連夜趕去海寧,原計劃稍稍改變一下,不必剝奪種千總地兵權了,這幾日接觸,本官覺得詞人倒還可用,隻要監視嚴密些便可。三日之後,抬衛軍和鹽兵日暮起程,連夜赴龍山衛。四更,本官要他們出現在龍山衛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