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雙眸子,蘊含著無限的深情和留戀,楊淩忽然覺得這眼眸是那麼熟悉,好象很久很久以前,就有這樣一雙眸子深情地凝視著自已,或許自已這段匆匆的緣份,確實有著一段前世的緣吧,那麼來世呢,彼此還能再見麼?
匆匆美夢奈何天,愛到深處了無怨......,這一刻,他心中充滿著對生的眷戀和對未知的恐懼,然而他的心中隻有這些感覺,卻什麼也來不及去想了,意識已陷於停頓,腦中一片空白。
突然,一張猙獰的鬼臉無比突兀地出現在楊淩的麵前,遮住了幼娘的身影。那張鬼臉上沾著斑斑點點的鮮血,呲著一張大嘴,喉嚨裏發出風箱似的聲音,他拚命地搖著楊淩的肩膀,瘋狂地大笑:“來了,哈哈,終於來了,哈哈哈哈......”
好大的力氣,楊淩被搖得都快吐了,他猛地把和自已跳貼麵舞的鬼臉狠狠地推開,焦距回到了正常的距離,這才看清那張臉是江彬,由於興奮,江彬那張原本很白晰的麵孔脹成了血紅色,臉上的肌肉失控的扭曲著。
被楊淩一把推開,他毫無不豫之色,仍然手舞足蹈地狂笑:“來了,哈哈哈,吉人自有天相,永寧參將來了!”
楊淩一怔,這才聽到一陣密集的炒豆似的槍聲,代閔縣令處理了那麼久的政務,他當然聽得懂江彬的話,宣化邊軍設總兵一人,副總兵一人,下轄七名參將,永寧參將就是負責懷來一帶防務的將軍。
大喜大悲的急劇起伏,讓他的眼前一黑,幾乎暈了過去,不知什麼時候,韓幼娘已經跑到他的麵前,楊淩一把把她摟在懷裏,幸福得渾身發抖。
韓幼娘扶著他轉向城牆時,他的雙腿還在打晃兒,就象喝了二斤老白幹兒似的。城下的韃子兵已經衝進了一箭之地內,可是城門內也擁出了大批的官兵,最前邊的是一群火銃兵,炒豆兒似的槍聲向過,硝煙彌漫中前邊象割麥子似的倒下一片。
這時的火銃威力還不夠大,射擊的距離都沒有弓箭遠,如果對方穿上一層盔甲,鉛丸都未必能射得穿,但是現在韃子兵得意忘形,縱馬狂奔,隻想搶先進城,多劫掠些金銀財物,多糟蹋幾個漂亮女子,火槍射出時,他們已衝到半箭地內,加上大多士兵穿的隻是普通布袍,頓時死傷一片。
火銃雖然射不死戰馬,可是被擊中的戰馬吃痛,不肯再向前衝,四下奔逃自相踐踏之下,死傷者幾乎不在被火銃擊中的人數之下。
楊淩看到明軍的火槍手同樣處於一片混亂當中,他記得看一些十七世紀的外國片子時,火槍手原地射擊時分成三列縱隊,第一列臥倒,第二列單膝跪地,第三列站立,依次發射裝彈。如果是行進中射擊則成兩列,第一列射擊結束後退,第二列上前,交叉射擊,彌補了當時火銃射擊之後填彈緩慢的缺陷。
可是城下的明軍卻是一窩蜂地衝上前射擊,然後又急忙的後退,剛剛衝出城來的騎兵則從兩翼包抄過來向韃子進攻。但是最前沿撤退不及的火槍手已被韃子的弓箭射死射傷一片。
難道明軍還不懂得用隊列之法彌補舊式火槍的缺陷?楊淩暗想:“回頭不妨向江把總他們問一問,我這個現代人沒準兒還真能賣弄一點知識”。
其實這種三段射擊法早在洪武年間大將沐英平叛時就用過,隻是後來火器在軍中配置越來越多,但是明朝從來不重視軍官和士兵的培訓,這些戰術運用根本沒有普及,明軍使用火器通常就是一通齊射,然後敵軍已衝至眼前,火銃立即淪為燒火棍.
明軍主力仍在不斷衝出城門向韃靼人衝擊,雖然陣形的展開不及韃靼人迅速,但是一來韃靼人全無心理準備,二來先前的一陣火槍掃射給他們造成了一陣混亂,形勢對明軍大為有利。
楊淩緊握雙拳,看得熱血沸騰,就在這時,隻聽後邊有人高聲叫道:“永寧懷來參將何大人、監軍葉大人、副監軍劉公公到,雞鳴知縣、守軍官佐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