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老頭不屑的笑了笑:“都說演戲的是癲子,看戲的是啥子,你們都是被電影給忽悠了。其實張三豐根本不是從他一日三瘋這樣演變而來的,古代叫三豐的人不止一個,基本上都是道家的人。懂得道家思想的人知道,三代表陽,是乾卦,豐則是三中間被一豎打斷了,乾卦變成了坤卦,代表陰,因此‘三豐’代表乾坤合一、陰陽變化。因此修道的人就喜歡用這個號。懂了吧?”
頓了頓,怪老頭繼續說道:“太極拳呢也不想電影演的那樣,其實張三豐創造了並不止太極拳這一種拳法,張三豐精貫道教經書,他創立的內家拳技,諸如太極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純陽拳、混元拳、玄武棍等的命名和路數都是從道教經書中演繹引申而來的。內家拳博大精深,派別林立,但都奉張三豐為祖師,拳技也有著共同性的特征,即注重內功,陰陽變化,動作沉穩,姿勢含蓄,勁力渾厚,神意悠然,講求意、氣、力的協調統一;體現在具體的應敵對抗中則是以柔克剛,以靜製動。這些特征無不與道家清靜柔弱、淡泊無為的主張和道教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的“三寶”修煉相吻合。
話說張三豐雲遊數十年,足跡遍布江湖,他在嵩山崇福宮住過,學些少林拳腳功夫是可能的。當他精熟少林拳法後發現這些功夫奔騰跳躍,容易為人所乘,就對它加以改造,使其變為以靜製動的新拳法,這也是合乎情理的。張三豐創造內家拳或多或少地與夢中的靈感也就是夢見真武神君降臨,向他傳授拳法、鳥蛇鬥的啟示、道家修煉的導引、吐納之術和他雲遊四海五嶽的見聞經曆有關。而太極拳隻是他所發明的內家拳之一,這下你明白了吧了吧?”
想不到人稱太極張三豐的他並不是隻發明了一種拳法而已,不過這也很好理解了,就比方說現在寫書的那些大神,寫過很多書,但是有一本最受大眾歡迎的作品後,大家喜歡在他名字前麵加上他所寫的作品名字。
這就好比以前的一些俗語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脫離了本來的原意一樣,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本來是“三個臭裨將賽過諸葛亮”卻被人們給演化成“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說的就是這麼個道理。
但是對於太極拳的由來雖然我相信怪老頭的說法,但是從心理上我更偏袒電影上上演的那樣,畢竟那樣更有浪漫色彩一點。真實的太極拳由來顯得太過普通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