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1 / 1)

四、和諧圖書館的標準

根據現代和諧理論,達到和諧狀況的圖書館應該包括內部和諧和外部和諧兩方麵。和諧圖書館的標準如下:

(一)內部和諧

以圖書館為研究對象,就是指圖書館內部人員、財力、物力等以及內部環境構成的和諧狀態。

內部和諧由以下三部分構成:

1.構成和諧

構成和諧是指圖書館的要素齊全,組成合理。無論部門機構

安排還是人員、物力和財力的配置都十分完備。合理配置的圖書館將是完備和高效率的。可以說,構成和諧是指硬件設施,是個靜態的概念。

2.組織和諧

組織和諧是指圖書館在組織過程中組織協調,運轉流暢。人力、物力和財力都安排的恰到好處。與構成和諧不同的是,組織和諧是動態的。

3.內部環境和諧

內部環境和諧是指圖書館人際平和,充滿生機。工作人員之間團結互助,在工作中積極肯幹,發揮各自的最大作用。內部環境和諧可以認為是個軟件指標。內部環境和諧往往被認為是和諧的關鍵所在,似乎和諧就是指內部環境和諧。其實,構成和諧與組織和諧是內部環境和諧的前提和保障。三者之間關係密切,甚至可以說缺一不可。

(二)外部和諧。

就是指圖書館與外界,比如服務對象——讀者群體以及學校等的聯係中呈現出的和諧狀態。

外部和諧包括兩方麵:

1.外部環境合理

外部環境合理是指外部環境對圖書館發展的適應狀況。外部環境合理,將對圖書館和諧起重要作用。圖書館畢竟是社會中的一個部門,外部環境將決定著圖書館的和諧狀況。外部環境中的文化、經濟、製度、政府政策等都會對圖書館產生重要影響。任何事物都受外部環境的影響,“環境決定論”有一定道理。

2.主動適應機製

主動適應機製是指圖書館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的狀況。在外部環境不斷變化的前提下,圖書館對外部的適應狀況也是外部和諧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