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混沌未分意先產,飄渺大道無人觀。盤古開天辟地後,從此清濁分兩端。天蓋地載群生現,仁義禮樂道為先。欲知修行修性路,需看定海神針傳。蓋問天地之數,上中下三元九宮十二支辰,合為一元,三元者,上中下三元,共一萬五千年為一元,一元運五會,五會運六劫,五百年一遭,天地之九宮運氣,九宮者,一白、二黑、三碧、四綠、五黃、六白、七赤、八青、九紫。十二支辰者,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辰。子醜為天地之時,此時天地生,寅時萬物化,至此才有萬物孕化。
盤古開天,三皇五帝,仁義孝悌,人類此時正是安居樂業,唐堯之時,天地變化,世界皆是洪水滔天,生靈死於水中者不計其數,唐堯之時,大禹之父曰鯀,鯀應帝昭,治理天下之水患,所到之處土石堵之,九年無成效,堯傳舜,舜流放鯀,令鯀之子禹繼其父業。大禹深感責任之重,日夜不敢鬆懈,感應上天,太上老君念大禹之賢德,煉神鐵一根,此神鐵可隨心變化長短大小,贈與夏禹,夏禹改其父法,疏導水路,三過家門而不如,水患終得治,人民安居樂業。夏禹於是名神鐵為定海神針,投入東海,為東海龍王所得,放入龍宮,永鎮天下之水。有詩為證:
盤古開天辟地時,三皇五帝傳仁義。唐堯之時洪水起,鯀堵江水無效績。
夏禹承父治水誌,感天動地老君應。授其神鐵助其心,水治投其如海眠。
後在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福地,女媧補天時留一天石,感天地之精華,孕育生命,產一石猴,想來讀者都是知道的,就是《西遊記》之中的孫悟空的故事,也是有一詩為傳
女媧補天天石留,感應天地孕生命。產一石猴無性情,拜入菩提入道情。
石猴頑劣誌齊天,定海神針龍宮取。大鬧天宮遭天劫,釋迦壓其五百年。
王莽竄漢天壓猴,魏征斬龍太宗劫。玄奘拜入釋門殿,觀音點其取經業、
悟空不悟多頑劣,八十一難難難難。師徒五人應五行,五行全來無難難。
以上是關於定海神針的兩個故事,世人也是多有所聞,話說孫悟空拜入釋教後,定海神針再次流落塵世間。此時正是21世紀,科學技術有了極大的進步,人們對宗教也有了比較理性的認識,不再盲目的信仰。
恰恰是這個年代,依然有人非常的信仰,但是這個人和其他人不同,絕大多數人信仰隻是為了心靈有個港灣,而這個人卻是為了修行,他非常的堅信古代的神仙之道,雖然身體是在物欲橫流的21世紀,但是心卻向著那飄渺的未知探索。這個人確實是個奇葩。
要說為什麼,這裏有詩可以應證:
百世千世來修行,修至今日遇聖師。千卷丹書總語同,不如在宥一段頌。
在宥天下不治世,淫性遷德恐不知。黃帝聞道於廣成,雲將東遊遇鴻蒙。
這個人先是讀了讀千卷丹書、不如讀在宥一段之語,後在《南華真經》中觀明大道,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開始了虛無縹緲的修行之路。21世紀的世界人們是很現實的,人們每天都在為自己的衣食住行而工作和創業,生活在這樣的世界也是一種無奈,但是有古語雲:
煉己於塵世、養氣於山林。
在塵世間遊曆也是修行的重要一環,所以這個同誌從虛無縹緲再次回到了現實,但是和一般人不同的是,他並不被塵世所困擾。
“我去工作了,”
“好的,哥哥慢走。”
我叫韋小寶,今年26歲,當然這個不是我的最初的名字,隻是由於我早年潛心學道,父母怕我真的出家了,於是讓我改了這個名字,說是要我一定要多多的找老婆,多多的生娃。你們知道曆史上的韋小寶的。但是,唉,一言難盡啊。
我的妹妹叫靈兒,在我十歲這樣接觸道家文化後父母決定生的,按他們當時的說法,生男的我就自由了,生女的那麼就把她培養成哥哥控!我深感壓力山大,結果,喜聞樂見的是個女孩,加上父母細心培養,唉,人心不古啊人心不古。
今天我還是和平時一樣去上班,雖然我潛心修行,但是自從明白了煉己於世俗後,就回歸了看似正常的生活,為什麼說看似呢?這裏有一副對聯正好能說明一下:
上聯:潛心修行修行不行法不離世俗。
下聯:入塵生存生存可存道可近常道。
我的工作一般人也是看不懂的,不是說什麼特殊的工作,而是說我作為一個有心修行的人,工作方麵一般人看不懂,因為我隻是一個很普通很普通的小飯店的服務員。因為每天隻有中午和晚上忙一忙,其他時間都是自由的,再加上我工作時就是工作,也不會工作想著下班,所以老板還是對我很不錯的,在加上我修行時候讀了比較多的醫書,所以雖然沒有什麼醫師證營養證什麼的,但是我的水平老板還有其他幾位員工是非常的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