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納稅評估的內涵及意義
所謂納稅評估,是指稅務機關根據所掌握的有關納稅人的申報、經營、財務報表等方麵的數據信息,對其納稅申報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進行綜合判斷,並根據判斷結果采取後續管理措施的行為,是一種對納稅人申報的事後管理工作。納稅評估工作的重點是通過對納稅人的申報、生產經營、財務核算情況及其他信息進行搜集、審核、評析、查證後,發現檢查線索,為稽查選案提供依據。
將納稅評估引入當前稅收征管模式,建立納稅評估體係,對於實現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優化納稅服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納稅評估是稅源監控的有效手段。納稅評估通過對納稅人已納稅額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進行判斷,查找可能存在的申報異常、申報錯誤問題,並通過約談等方式進行排查、糾正、處理,或者據以確定稽查對象。通過納稅評估對每一戶納稅人的納稅情況進行總體把握,實現即時監控,可以有效防範偷逃稅行為的發生。其次,實施納稅評估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通過納稅評估,可以有效提高稽查選案的科學性、準確性,為開展稽查提出初步的方向和線索,避免稽查人員由於選案不準而浪費精力。同時,納稅評估通過科學的指標體係,先進的計算機模型查找管理中的問題,減少管理人員進行人工測算、經驗判斷的工作量,找準管理的側重點,使工作效率提高。第三,實施納稅評估有利於優化服務。《辦法》規定對於納稅人因為政策理解偏差、計算錯誤、遺漏項目等非故意原因造成申報錯誤、少繳稅款,經納稅評估,可以通過約談等程序,提醒、幫助納稅人糾正,避免受到進一步處罰。另外,通過納稅評估,能更及時、有效地發現和打擊偷逃稅行為,形成公平、公正的稅收環境。